第A05版:院校展示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6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上海大学

    关注上大本科招生官方微信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在全球四大大学排名系统之一的QS排行榜中,上海大学位列国内高校的第15位。

学科齐全 优势显著

上海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 理学、 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上海大学设有82个本科专业,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含13个工程领域)、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自主增设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8个交叉学科博士点)、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上海大学的学科实力突出、优势明显。智能运载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入选国家一流学科;7个学科(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有15个学科(艺术设计、材料科学、现代语言学、化学、语言学、数学、电气&电子工程、法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系统、农学&林学、机械&航空制造工程、化学工程、生物科学、物理学&天文学、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进入QS世界大学学科前400;另外学校还有一批高峰高原学科,学科优势十分显著。

师资雄厚 名家云集

上海大学现有全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外籍院士9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组部“千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优秀人才、知名教授和学者。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965人,其中教授677人, 副教授1093人,博士生导师415人。这些优秀教师均在教育第一线担任本科生教学任务。学校实施全球师资招聘,全球选聘院长、战略科学家和中青年杰出人才,共同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目前已有12个学院院长从全球招聘,在全校28个院系中占比近1/2。

积极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模式建设

1.“三制”培养模式

学校建立了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分制: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每门课程(包括实践环节)都有一定的学分。学生可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修满规定学分即可毕业。

选课制:所有课程都进入计算机选课系统供你选择。可自主选择课程、教师、学期,除本专业课程外,你还可根据兴趣选修其它专业的课程。

短学期制:每学年分秋、冬、春、夏四个学期,学期短、节奏快,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又可以让学生学会调配时间,保证实践锻炼。

2.通识教育

自2011年起,上海大学全面启动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改革,迄今已建构了贯穿本科四年的通识课程体系。另外,学校引入2门在线课程,自建“创新中国”等4门在线开放课程和5门全英语通识课,已形成33门核心通识课、250门通选课和500多门教授领衔的新生研讨课分类开设的多元共享模式。

学校创建“项链模式”教学方法,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成功开设“大国方略”“创新中国”“创业人生”“时代音画”和“经国济民”等思政大课,形成课程系列,取得强大社会影响。学校新开“育才大工科”之“人工智能”,拓宽学生视野,放飞学生想象,提升学生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

3.国际化人才培养

上海大学特别注重对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积极搭建学生海外学习和中国文化传播平台,截至2018年3月已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178所大学或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在学生国际交流方面总体实现“走出去、引进来”交相辉映的双向国际化。

走出去:上海大学有近百个海外交流项目,包括:校际交换生项目、海外实习(包括毕业设计)项目、与海外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双学位项目、寒暑期项目等,其中部分项目的优秀学生可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和上海市教委“高校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的专项资助。

引进来:通过“国际化小学期”等平台引进海外一流高校的教授参与我校人才培养国际化。2012年夏季以来,我校已连续成功组织“国际化小学期”,共邀请258名海外知名大学的教师来我校进行全英文授课,这些课程我们学生也是可以自由选择,近6000名上大学子直接加入了国际化课程学习,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国际一流大学原汁原味的教学,学生的全球视野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满意度与用人单位赞誉度高

上海大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毕业生素以“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就业层次、就业质量高

在2017年QS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中,我校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并列第13位。2017年本科生就业率99.56%,位居上海高校前列,其中签约世界500强企业的毕业生人数占毕业签约总人数的24.55%,呈逐年增加趋势。

毕业生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就业人数也不断增加,比如签约互联网通信行业的毕业生人数占毕业签约总人数的21.69%、签约高端制造行业的占毕业签约总人数的21.02%,签约金融贸易的人数占毕业签约总人数的14.43%。

2017年本科升学率为39.21%,其中国内升学为19.10%,国外升学为20.11%,深造的主要去向为国内名牌、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

毕业生满意度与用人单位赞誉度高

上海大学在2009年就引进麦可思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研。麦可思对我校2015届、2016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研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对就业满意度达70%以上,高于全国211及985院校毕业生满意度的平均水平。

通过麦可思的历年调查结果也表明:聘用过本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均为90%以上。

2018年在沪招生政策

专业组设置

上海大学在普通类本科批次设置3个专业组。

专业组1选考科目为“物理或化学”,专业组1里的专业“强强联合”,集合了考生青睐的、就业质量高的、具有学校重点学科背景的优势专业。包含:理科试验班(钱伟长学院)、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学、会计学。

专业组2选考科目为“物理或化学”,包含:电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师班)、通信工程(卓越工程师班)、电气类(代表“理学工学类”)、经济学类(代表“经济管理类”)、机械工程(中法合作)、材料科学与工程(中法合作)、信息工程(中法合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澳合作)、金融学(中澳合作)。

专业组3选考科目为“不限”,包含:社会学、社会学类(代表“人文社科类”)、英语、 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中澳合作)、工商管理(中澳合作)。

特别说明:专业组2中的电气类(代表“理学工学类”)、经济学类(代表“经济管理类”),专业组3中的社会学类(代表“人文社科类”)采用大类招生方式。

大类招生一方面有助于避免学生在高三选择专业时存在盲目性;另一方面,经由通识教育平台可以促进学生的通识学习,让学生从单一学科视野扩展为多学科、多领域视野,以培养交叉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可以在入校一年的时间内通过课程学习、实践体验等环节加深对专业的了解,明确自己的专业兴趣。同时大类内也设有学校的优势专业,学生进校后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大一结束时的专业分流中按一定规则进入喜欢的专业。

6月24日下午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上大路99号)举行上海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信息发布会暨本科招生咨询会

咨询电话:021-66134148(工作日:8:30-16:30)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上大招生

 

 

学生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