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诗情画意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伤心不独为悲秋

秋,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从来都令人赏心悦目。然则,秋又怎会引发人之悲愁呢?关于此点,钱锺书在《管锥编》里做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他认为,秋天“节物本‘好’而人自‘惆怅’,风景因心境而改观耳”,悲秋不过是叹逝、伤生、思乡、怀远等情愫的并发症罢了。

萧瑟摇落的隔代回声

写秋的诗句,先秦零星已有。《诗经·小雅·四月》云: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风凄凄,百草都凋蔽。)

屈原《九歌·湘夫人》也有一句写秋风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但,要说“悲秋”母题的首创者,则非战国时著名的楚辞作家宋玉莫属。宋玉历来和屈原齐名,合称“屈宋”,他的楚辞名篇《九辩》劈头就说: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单是这段气势沉雄的开篇,便足以奠定宋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家地位。宋玉不仅开启了文人“悲秋”的传统,还成为后世诗人心摩手追的榜样。

宋玉之后,对秋的感伤咏叹之辞绵延不绝。汉武帝刘彻,就有一首《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这诗吸取楚辞的特点,以秋风起兴,熔写景、抒情于一炉,音节流美,情意曲折,富有哲理意味,是帝王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无独有偶,同是帝王而又堪称文豪的魏文帝曹丕,在其名篇《燕歌行》里写思妇怀远,也用了这样的句子开头: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你看,“萧瑟”、“摇落”,不都是宋玉悲秋的隔代回声吗?

悲天悯人的感喟咏叹

以“悲秋”为主题的诗歌,常常借秋色、秋景、秋声、秋叶、秋风这些具体的意象,表达羁旅之思,老病之哀,黍离之悲,家国之痛,字里行间流贯着一种悲天悯人、忧世伤生的大感喟,大悲哀。“诗圣”杜甫在他的名篇《登高》里,对着苍茫宇宙和滚滚江水悲情咏叹: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是大历二年(767年)重阳诗人在夔州登高感怀所作,四联八句,联联精工,句句深情,将羁旅、衰老、愁病悉数纳入秋江秋景之中,回环往复,大气磅礴,既是杜甫七律的压卷之作,也使“悲秋”主题平添一道荡气回肠的绝佳风景。

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李益,在《上汝州郡楼》中写道: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好一个“伤心不独为悲秋”,真把古今“悲秋”诗的机关密钥一语道破了!

(留白)

悲秋诗词名句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王昌龄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孟浩然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李白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辛弃疾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

 

 

学生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