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晨起来,阳光柔和,微风拂面。你顺着人行道,往学校或公司的方向走,忽然看见前面一位老太太摔倒。这时你毫不犹豫地趋前扶她起来,还问她受伤没有。 你为什么这么做?这个问题值得想一想,不要轻易回答“因为我觉得应该”,或者“因为我高兴”。 前几天的一个清晨,天色昏暗,风强雨骤,你在同一条人行道上也瞥见有人摔倒,却自顾撑着伞走过去了。为什么同样是你,却有两种相反的待人态度? 难道是天气影响你的心情,心情再决定你的行为?仔细反省一下,似乎不是如此单纯。人的任何行为,背后都有一个信念作为预设。譬如,当我帮助别人时,我相信: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扶持,人们形成一个大家庭,人生是有意义的,我帮人,别人也会在我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反之,当我拒绝帮助别人时,我心中相信:人与人各自孤立,人类并无相互关怀,人生难免一死,我也无法逃避命运的摆布,还是少管些闲事儿吧。 问题是,你有时乐于助人,有时又拒绝助人,难道是在心中同时存在两套相反的信念?如果是的话,你又如何认定自己是“一个人”呢?你怎能期望别人了解你?甚至,你了解自己吗?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觉得好奇,想要进一步探索答案,那么你就走上哲学之途了。哲学是用比较系统的方式去思考人生的现象,然后为人生的种种抉择提供指引。找到自己心中究竟潜存着哪些互不兼容的信念,进而予以疏导、整理、融合,使其显示同一立场,这种“化隐为显”的工作,是哲学上关键的一步。哲学之有益于人生,也由此开始。这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确立自己心中的基本信念之后,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就可以免除许多不必要的困惑、彷徨、挣扎、挫折。天气不能再影响我们,因为我们心中自有温暖的阳光;环境不能再干扰我们,因为我们心中自有坚定的主张。我们可以开始活出真正的自我,不仅内外如一、表里一致,而且始终清楚自己正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 由此看来,思想的功用真是伟大。人可以凭借思想,突破有限的时间与空间,掌握自己内心的真我,亦不受气候、环境、人群所拘束的自我。这个自我,既有清楚的信念,又有明确的方向,因此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都是非常真诚、非常踏实的。不仅如此,思想还能引领我们树立风范,见贤思齐,使我们在面临重大抉择时,会去想一想:若换了是孔子,是耶稣,是苏格拉底,或是其他圣贤,处在我的情况时,又将如何决定行止? 如此念头一转,平平凡凡的人生就可能展现壮阔的波澜,高潮迭起。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珍惜,因为其中充满了新的挑战,等着你以新的精神去响应,从而开拓新的人生境界。 有人说:“生活就是文化,生活就是教育。”我们也可以说:“生活就是哲学——不过还须加上一个小小的习惯,即思考。”孟子肯定人的尊严,声称“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充实。哲学的确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 (傅佩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