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高中周刊

下一版   

 

2017年06月1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高考,谁的志愿?

郭漪

2017年高考已经圆满落幕,今年是上海高考改革第一年,志愿填报方式发生变化,志愿数量大大增加,这些变化让不少家长感到焦虑。

每年高考期间,都会听到一些考生和家长为了填报志愿而发生争执的故事。由于父母的强势,考生们想要顺从自己的想法填报志愿,变成不太容易的事:有的家长喜欢为孩子选择就业率高的专业,有的家长甚至独断专行,直接为孩子报考自以为好的学校……于是,很多孩子迫于压力,成了“强扭的瓜”,在不喜欢的高校或专业里,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参加高考的考生,大多数马上就是成年人了。但不可否认,确实也存在着对社会阅历浅、相对感性、缺乏主见等问题。家长和老师作为“过来人”,运用人生经验为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分析利弊、提供建议,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指导性意见不等于强势干预。

家长们千万不要忘记,高考是孩子的高考,志愿是孩子的志愿。当考生与老师家长在填报志愿发生分歧时,最终拥有决定权的应该是考生本人。因为高考志愿的填报,是孩子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是孩子未来理想和职业规划的开端,能对其负责的只有孩子自己。

所以,家长老师们,请别做越俎代庖之事,尊重孩子的选择,呵护孩子的梦想,让孩子沿着自己的人生方向,扬帆远航。

 

 

学生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