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翻到了自己在三年前写的年度总结。总结当中,我用略带自恋的口吻写道:“今年,我读了至少10本感觉收获很大的书,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文化人。” 三年多时间过去了。我现在的读书量是平均每周两本,每年将近会读100本书。同时写作量也是平均每周两篇,每年算起来也差不多会写100篇。最近,我所写的第一本新书《痛苦,不过是一份包装丑陋的礼物》也即将出版发行。 我是如何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做到快速升级的呢? 总结下来,我觉得以下三点非常重要:加强自我反思、进行模仿学习、坚持不断精进。 加强自我反思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其实一直都在不断地提醒自己:“小宋啊,可别把这篇文章写得太学术啊,否则不仅没人愿意看,而且还会糟蹋了一个好的题目。”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进行不断的自我反思。 班杜拉在他的自我调节理论当中提到:“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会通过内在因素进行调节。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 而这三个过程,就可以被概括为自我反思的能力。 进行模仿学习 有同学过来向我询问,如何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情商?我给出的答案就是:要想变得情商高,那就要和情商高的人多呆在一起,然后进行模仿学习。 班杜拉在他的观察学习理论当中明确提出,“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通常是通过观察别人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的。”这句话,实际上点出了模仿学习的重要性。 当然,我并不是在这里鼓励大家放弃自己原本的写作风格。其实,很多创新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只是第一步,超越才是第二步。 坚持不断精进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有一位网友给我留言说:“老师,感觉自己总是不自信,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吗?” 我给他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要想变得更加自信,那就多去积累成功的经验啊!” 这句话我可不是随便乱说的。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而失败的经验,则会挫伤一个人的自信心。” 如果从原生家庭的角度来分析,童年期缺乏父母充分关爱的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但是,出生在哪一个家庭这种事情,是我们无法更改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去积累成功经验,让自己不断精进。 我所理解的精进,就是从完成小的目标开始,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不断地去积累成功的经验,从而让自信心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