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看了一个名为“超级对撞Xcelerator”的展览,展出的是10件新媒体艺术作品。我去的时候刚好是工作日,展馆里就我一个观众,于是尽兴地把所有艺术作品都好好体验了一下,下午三点钟进场,离开的时候已经晚上快八点了。 其中由两台Kuka210机器人呈现的《Telestron》沉浸式剧场,我看了7遍——在编程的作用下,机械臂仿佛有了灵魂,互相缠绕吸引,结合音乐和灯光,摄人心魄。印象很深的作品还有《脑电场域》——通过佩戴头部感应器,将人体脑部的生物电流转化为可视的数百万伏特的超强电流。还有一件互动式的装置,《流体结构360》——密闭的房间中,瀑布般的流体从四面墙上流下来,在流体不断落下、变化的过程中,电脑会捕捉观者的身影和动作,举手投足都和装置发生互动。 体验完这些精彩的互动装置,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一方面我感叹科技的力量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角度和可能性去感受这个世界。另一方面,我也在思考,艺术、科技、自然与人之间将会怎样相互作用着发展呢? 两年前的口碑英剧《黑镜》中有一集《San Junipero》令我印象深刻:现实生活中已经垂暮之年的老人和卧床多年的植物人,通过意识云端服务器,可以到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和年代,甚至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永远地生活在里面。电视的结尾虽然很感人,但是看完以后的确有点“细思极恐”:会不会真的出现那么一天,我们只要躺着不用动,通过植入视网膜和脑组织的芯片就可以生活,生命的维持只需通过插入血管的营养液。这是生命的进步还是倒退呢? NASA联合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局等机构发起了“百年星舰”星际人类移民计划,还为此举办过3D打印火星栖息地设计竞赛、火星城市设计竞赛等一系列全球范围的头脑风暴,大胆设想人类移居其他星球以后的生存场景。每每看到公布的入选作品,我都是很困惑的:一成不变的是,人类总是想用极致人工的方式破坏掉一个星球,然后再以极致人工的方式移居到另外一个星球。这看起来简直是一场拆东墙补西墙的逃亡与流放,穿戴着笨重的防护服勉强生存,远非生活。 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程度,到底是极致的人工,还是极致的自然呢?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在田园诗歌中享受文明高度发展带来的便利与突破,自然、人文、科技和谐统一。但如果要实现那一天,我们的消费习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都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 未来生活,到底是我们可以更加和谐地融入自然,还是只能通过3D打印筑起堡垒才能生存,抑或是躺在床上用VR感知世界呢?也许我们今天就可以做出这个选择。 作者:梁海涛 锦莳设计设计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