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遇见,理想生活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11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去北欧赶集,就像蚂蚁掉进蜜罐里

    张明玮

即使不玩手工的人,也因为看到活动照片而开始加入进来。我觉得,吸引更多人愿意动手体验手作的生活方式,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倦怠感,总是能发现击中内心的东西,一直有新鲜的东西闯进来。

辞去令人艳羡的工作,把家装扮得像一个琳琅满目的手工市集,得空就往北欧跑;跑到地球最北面的市集上,冻得说不出话,依然能比手画脚地跟萨米人沟通无阻;“闯进”维京后裔的盛会,从被围观的异乡人变成了相熟的老友……张明玮做了不少看似疯狂的事,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追逐她热爱的北欧刺绣,或者说,是她的梦。 

邂逅刺绣,钟情北欧

曾在北欧的航空公司工作了七年多,张明玮一直过着悠哉的生活:假期多多,四处游走,还不用买昂贵的机票。因为工作便利,张明玮去过很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北欧,一年起码要跑个三四趟。 

原先的她喜欢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但看得多了以后,她才发现,自己渐渐丧失了那种盲目的兴奋感,反而更想看有目标的东西。因为在一家手工小店里邂逅了精美的北欧刺绣,少女心泛滥的她更钟情于北欧,慢慢开始以更深入的方式去各地游走,到一些闻所未闻的小乡村看原汁原味的北欧生活,寻找地地道道的北欧刺绣。 

起初,张明玮是在刺绣展览上遇上了好心人,让当时身为门外汉的她获得了不少“一手情报”,指点她去本土市集寻觅刺绣。“这些信息都是网上查不到的,他们推荐的都是很当地很小的城镇,几乎没有游客,不问当地人很难找到。”张明玮跟他们建立了友好的关系,通过网络常常沟通,让她得以知晓很多相关资讯。她每每都是踩着点出行,卡着市集开张的日期去买机票,特地赶过去。张明玮觉得市集特别有意思,当地人都是一边做一边卖,或许因为大多都是年纪大的人,热情好客的他们也很乐意与人聊天,“如果你表达了对那些手工艺品的喜爱,他们还会很热情且耐心地教你如何制作,带你了解相关文化。”因为不是旅游城市,当地人看到张明玮的到来,都觉得很惊奇,也正因为游客少,让张明玮觉得很能沉浸下来。 

得益于这些热情的当地人,张明玮很快从“菜鸟”变成了“懂行人”,如今她也成为了北欧刺绣文化的传播者。每当碰上好奇的刺绣爱好者,张明玮会耐心地科普,告诉他们北欧的刺绣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种类,会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演变出不同的风格。这些刺绣按照地名进行分类,比如瑞典哈兰省的哈兰刺绣,基本以红色和蓝色为主色调;布莱金刺绣以粉色和蓝色为基调,风格显得比较少女,也是最初打动张明玮的一种风格;而瑞典南部斯科纳地区的扭针刺绣的颜色则丰富许多,因为该地区比较富饶,气候相对也不那么寒冷,因此当地景色色彩丰富,它的羊毛刺绣也跟着绚烂起来…… 

越深入了解,越让张明玮觉得北欧刺绣的种类丰富,似乎怎么也挖不完。虽然,至今接触刺绣陆陆续续已经有六七年的时间,但张明玮玩的刺绣基本集中在十种之内。她说自己精力有限,还有很多很美的刺绣希望未来可以去尝试,像是挪威的镂空刺绣,丹麦的白线刺绣等等,因为太花时间和精力,目前还来不及消化。 

市集里的北欧,似童话似电影

差不多每隔三个月张明玮就要去北欧“赶一次集”,去得最多的是丹麦、瑞典和芬兰,最频繁的时候她甚至每隔一个月就要去一次,每次都要待上十天半个月。

在“赶集”的记忆中,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去丹麦赶每年最盛大的一场维京市集。结果到了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当时一路上只有田地而没有路,张明玮只能靠着导航上的大致方向,在没有方向感的草地上摸索着走了四十多分钟,终于找到了当地一个荒野般的公园。 到了目的地,她才发现大家都穿着维京时代的衣服,盛装摆摊,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传统手工,不光是刺绣,还有铁艺、木艺、 琉璃珠等等,让张明玮大开眼界。同时,对于当地人,张明玮的出现也让他们又惊又喜,因为当地几乎没有外国人,她的出现吸引了很多人的“围观”,大家都围着她聊天,一边介绍他们的手工艺一边给她讲述古老的维京神话,还带着她品尝传统美食……“一切都像是电影里发生的情景,非常有意思。”随着张明玮参与的次数越来越多,大家也渐渐变成了熟识的朋友,交到不少有趣的朋友。“来参加的大多是维京后裔,他们平时都有正常的工作,但因为这个盛会从世界各地赶来,就像族人聚会一样,虽然是卖东西但更像是在展示,能看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买卖并不是重点。”

因为“赶集”去的都不是旅游的常规路线,张明玮常常要在路上花上很多时间,最曲折的一次要数去参加约克莫克的“冬季市集”。对于张明玮来说,参加这一场零下40℃度的户外市集真的非常不容易,除了路上大费周章,到了之后人都冻得说不出话,冷到连摊主的计算机也都失灵了。这场市集每年在中国的农历新年期间举行,目前已经开到了400多界,可谓历史悠久。

虽然旅途比较辛苦,张明玮特别乐意去寻找这些特色鲜明的市集,再比如每年9月底在瑞典举行的“秋季市集”也是她的心头好。大家会身穿传统服装来赶集,不仅有手工艺品,还有蔬菜水果,让人感觉置身于一场老电影的场景中,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分享秋收的喜悦。有这么多值得玩味的市集,难怪张明玮常常忍不住“剁手”,除了钟爱的刺绣,她还扛回去很多有趣的手工艺品,像是人偶烛台、瓷器、中古盘……超重超支也阻止不了这只“掉进蜂蜜罐子的蚂蚁”。

为刺绣文化穿针引线

总是充满惊喜的“刺绣之旅”带给张明玮的收获远远不止如此,更可贵的是,她还认识了自己关注已久的瑞典刺绣艺术家Mira。除了在瑞典国内,Mira的作品还在日本和韩国做循环展览,很有人气。同时,她也不定期开设线下的workshop分享和传播传统刺绣。或许是有缘,张明玮碰巧得知Mira的工作坊难得有四天的公众开放日,立马通过邮件预约。

当天早上张明玮赶了3个小时的火车,来到了Mira位于乡村的家庭工作坊。由于是第一位来拜访的中国人,她受到了特别的款待。不仅参观了Mira精美绝伦的刺绣作品,还见识到了她数量庞大到惊人的古董收藏,从家居品、刺绣、抱枕、地毯到古董衣和古董书,应有尽有,摆了满满几间房。Mira的家人亲自给张明玮做了华夫饼和甜品,招待她喝了瑞典传统的Fika下午茶,Mira朋友还拉着风琴欢唱瑞典民谣。虽然是初次见面,两人却犹如志同道合的知己一般,从刺绣作品聊到旅行再聊到古董杂货,两人的兴趣和爱好也出奇的一致:同样去过摩洛哥体验传统手工艺,同样喜欢收集北欧的古董杂货和书籍,同样喜欢举办线下workshop分享自己的手工制品…… 

临别时,Mira送了古董杯垫给张明玮作为见面礼,而张明玮也邀请了Mira到自己北京的工作室一起举办workshop。没过几个月便火速成行,Mira带着最地道的瑞典哈兰刺绣来到北京,给刺绣爱好者们上了生动的手工课。 

除了这次特殊的workshop,平时张明玮每个月也都会组织一次workshop,带领爱好者们做些刺绣小饰品。每次workshop都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而对于初学者,一天基本能绣出个巴掌大小的绣片就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举办workshop,张明玮开始只是觉得让喜欢手作的人聚在一起面对面交流很有意思,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加入进来,“即使不玩手工的人,也因为看到活动照片而开始加入进来。我觉得,吸引更多人愿意动手体验手作的生活方式,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Qa 张明玮 北欧刺绣文化传播者

Q:为什么唯独钟情于北欧刺绣?

A:其实我们国家的刺绣就很棒,但因为太精致,对技法的要求也太高了,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些距离感,一般人很难上手尝试。而北欧的刺绣其实针法很简单,任何人哪怕没有拿过针都可以完成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成品。在北欧,当地也都是些年纪大的人在制作,他们可能手脚不是很灵便,眼睛也不是特别好,但就是因为技法简单,他们依然可以在图案、配色上做得很好看。这些接地气的东西比较能打动我。喜欢一样东西,未必需要多么精致的图案和高超的技法,只要你用心去做,依然可以做出很美丽的作品。

Q:相对而言,哪种刺绣比较难掌握一些?

A:挪威有个地方叫哈当厄,那里有一种镂空刺绣,叫哈当厄刺绣,这种刺绣会有不同的花样,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更难的技法。另外,像是哈兰刺绣除了最著名的红蓝配色,图案中还会有编织网,做刺绣像编织一样,很繁复,会有些进阶的绣法是比较难掌握的。当然,像布莱金刺绣、哈兰刺绣和斯科纳扭针刺绣,这些种类的基本绣法还是很容易入手的,初学者都可以掌握,当你熟练掌握后再开始进阶的玩法。

Q:要绣出一幅好看的刺绣,需要掌握哪些关键点?

A:一是配色,二是图案。可以把不同的元素进行组合,做你自己喜欢的风格。每一种刺绣里都有几种经典图案,比如哈兰刺绣大多采用圆形、三角形、星星或爱心等几何图形,并搭配花朵和北欧地区常见的生命之树,你可以挑自己喜欢的元素进行搭配。我也会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还会改良一下,进行重新配色等等,但总体风格不会改变,让人一看还是很北欧。 

Q:相比你收集的古董刺绣,现在的刺绣产生了哪些有趣的变化?

A:之前去古董店会看到很多六七十年代甚至更早的刺绣,每个年代的绣品都不太一样,你会看见它们在慢慢改变。比如颜色方面,越老的绣品在颜色上越单一,因为以前物资匮乏。而现在,会在传统的色系上加入更丰富的色彩,比如同样是红和蓝,但层次更丰富了。在呈现方式上也更加多元了,原来可能大多出现在服饰上,如今许多家居用品上也常常会看到刺绣的身影。

Q:接触刺绣后,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影响?

A:我是一个非常性急的人,但做这些东西真的能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虽然目前的收入不是很多,但我依然比较满意目前的状态,每天过得很充实,天天都是“打鸡血”的状态,没有在浪费时间。因为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倦怠感,总是能发现击中内心的东西,从来没觉得没有东西可看的了,一直有新鲜的东西闯进来。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