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热爱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8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年速写千幅古建

他用一支钢笔,追赶消逝的速度

【文/张晓雯 图/受访者提供】

    山西省应县木塔

总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些修缮得很漂亮的古建筑我不急着去画一画,我之所以会把画破庙放在优先位置是因为再不去画就有可能看不到了,一次错过很可能就是永远失去,时不我待。

风餐露宿,只为画下你

和连达的采访因前阵子正好碰上他每年定期去山西采风而搁置了一阵子。更早些年,他曾一年跑过5次。现在,每个春天和秋天,连达都要在那待上一个月。这位山西古建的手绘者在10余年间已累积千余幅画作,平均每次的现场写生短则两小时内完成,长可耗费10多个小时甚至两天。

连达形容自己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打工者”,这项生意以外的爱好甚至让他无暇维系自己经营的小店,因为需要付出的可不止是时间和精力。

“我在山西寻访古建筑,各种苦都吃过了。”连达说,“换季的厚衣服、画具纸张、相机三脚架、各种生活必需品,背包经常能重到四五十斤,用老乡的话讲,比一袋子白面还沉。”背着行囊奔走在山西的广大农村,在没有班车又租不到车的时候徒步十几里直至鞋底脱落,在荒村被成群的野狗追击过,在暴雨倾泻中歪着脖子夹着折叠伞画画……总是于最艰难的时刻,遇到铭记至深的暖意。连达到现在还记得大阳镇汤帝庙里好心人看他画了好久而端来的素面,也记得大东沟镇双河底村成汤庙的管庙大叔不但大方开门,还回家取来了热乎的烤地瓜。

而事实上,因老乡的不理解和阻挠、警惕他是文物盗窃的误会等现实的理由吃闭门羹的经历不胜其数:“很多庙宇是屡次前往都无法得见,有的是坚决禁止参观,有的是前次来时不能进入,等我过段时间再来,却已经被粗劣翻修成惨不忍睹的模样,甚至坍塌、烧毁。”将其画下来不仅满足了连达对古建筑与绘画的喜爱,更多的是一种追赶古建筑消失速度的努力。

从印象到纸上

连达本身是个东北人,二十岁出头时第一次出远门的旅途,让他对山西古建筑独有的魅力深深着迷:“这片有表里山河之称的古老土地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上古神话中女娲造人、黄帝战蚩尤的地方,尧、舜、禹在这里垂拱治天下,稷王于此处劝导稼穑农耕,叔虞执桐叶以创唐国,重耳据此地以成霸业。秦赵长平之战,刘邦白登之围,北魏肇兴,李唐起事,五代割据,杨家将抗辽,三晋的历史紧紧联系着中华的兴衰。拥有如此深厚积淀的山西因而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现在全国仅存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都在山西境内,仅存的四处五代时期木建筑中有三处在山西,这里元代以前古建筑的保有量超过全国总量的70%,而明清两代的古迹更是浩如烟海,难以计数。拥有这样无可比拟的优势,想领略中国古建筑的风采只能是非山西莫属了。”

起初,连达一直想寻求到一个表达热爱古建筑的方式,苦于经济条件,想拍照没有相机,多去几次、多看几遍也只是一个往大脑里录入的过程,无法输出与释放。最终,他选择了自学钢笔手绘和建筑透视。

一支美工钢笔、针管笔或中性笔,连达的绘画主要突出线条的作用,有点类似于传统中国画里的白描,简洁明快,并适当地辅以一些阴影调子,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与临摹其他类型的建筑对象不同,连达眼里中国古建筑最美的侧重点有两方面:“一是造型,比如建筑的整体外形和各部位恰到好处的比例,以及诸如庑殿顶、歇山顶之类飘逸优雅的曲线,这是建筑打动人的神韵所在。现在的许多仿古建筑让人一看就觉得丑陋,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比例失调,线条僵直,缺少灵动之感。二是古建筑的斗拱结构,这是中国古建筑最独特美好的部分,也堪称点睛之笔,把斗拱详实准确地描绘出来,那么这座建筑画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半,斗拱的繁复与精妙也正是建筑雍容华丽和古拙沧桑气质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也是绘画中需要研究的重中之重。”

晋东南、晋南、吕梁、晋中……连达的足迹与画作已经集结成《寻访山西古庙》《触摸、庙宇》等书。故事太多,连达为我们举了三个例子,三处古建,分别体现了野外文物盗窃、破坏的现状、古建筑失修的真实境况和具有代表性的山西华丽古建筑。

Qa 生活周刊×连达

现在和未来的交代

Q:除了山西的塔、楼、亭台,你也对那里的民居、村落也有研究,有什么心得?

A:古民居是古建筑里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项,而且更真实更有温度地为我们保留下了众多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详实足迹,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和重要补充。所以我从不按寺庙或者民居分类探访,而是一视同仁,都投入了许多精力。山西一省之内的民居就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形式极其丰富多彩,有窑洞式民居,有庭院勾连的富商大院,有楼阁回环的晋东南堡垒式民居,也有许多村庄当初为了抵御流寇袭扰,干脆就修建了高大坚实的城墙进行防护。

Q:介绍一下你用拍摄和拓片等方式记录古长城现状的过程。

A:长城打动我的更多是那种磅礴的气势,那种苍凉到让人心疼的残缺之美,那种孤悬于荒野山巅不为人知的神秘,激发我不断地去接近它、探究它、了解它、感受它。我曾在十余年间多次背着数十斤重的帐篷等露营装备穿越在古长城上,把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的大部分明代长城都走过了。和画古建筑一样,我一直在思索我能够为长城做些什么,最后选择了以拍照、摄像和拓片的形式收集记录野外长城有限和濒危的资料,在我所收集到的50余种碑刻拓片中,已经有近半数成为了孤品。

Q:在现代社会关注这些古老的遗迹并且将之传播,你认为你做这样一件事的意义在哪里?探访古建、画古建这么多年后,给你自己带来的乐趣和心境上的变化是什么呢?

A:我最初只是在找自己喜欢看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后来我意识到这些古建筑的宝贵和濒危需要我认真对待和记录,内心多了责任感和紧迫感。许多古建筑正在坍塌的边缘,我无法漠视。能够追赶上一些古建筑坍塌的脚步,赶在它们毁掉前画下来,我觉得太值得了。我想我是在做我这一代人应该为古人,为现在和未来做的传承和交代,我赶上了,意识到了,我就要竭尽所能做下去。

链接TIPS

古建速写笔记

武城段氏节孝坊及碑楼

稷山县武城村东北农田里的节孝坊是清道光七年(1827年)三月所立,有匾为“旌表儒士段积玉之妻赵氏坊”。赵氏守寡五十六年,培养儿孙成人,至八十二岁去世,由其曾孙们奏请立坊。牌坊和碑楼的每个部分都雕刻得巧夺天工,所以屡遭毒手,疯狂的盗贼先是把各处品相好的小匾额、雀替、脊兽等构件偷走,后来又把沉重的德行碑四面盘龙碑首弄走了。最后看中了牌坊中央镶嵌的一大块四周纹饰精美保存完整的“节孝”匾。此匾不但完好,其正面雕刻汉字,背面雕刻满文的形式极其罕见。我来到这里时,满地摔碎的石构件断茬还新得很。我除了哀叹来晚了,只能坐在潮湿的玉米丛中默默地把这牌坊和碑楼的惨状画下来。 

闫家庄魁星阁 

魁星阁修建在新绛县古交镇下辖闫家庄村东南的黄土台地上,下部还有一个小院子,但院内外都被树木和杂草长得几乎风雨不透无法落脚了。我趴在院子一角的篱笆墙边向内张望,感觉这里应该曾经是一座小庙,但后来被村民改作他用,现在全部废弃,简直就是个瓦砾场。院子东南角的魁星阁下部修筑在高大的台基上,现在台基外部的包砖成片开裂脱落,露出里面的夯土结构,土芯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沟壑纵横,并且产生了进一步坍塌。台上建有两层歇山顶砖木楼阁,看结构应是清代遗物,下层面阔三间出回廊,内部辟十字穿心门洞,腰部设平座。上层为一间,仅以四根立柱托起巨大的歇山顶。现在这座楼阁已经严重歪斜变形,下层廊柱倾倒,屋檐坍塌。不知道这座破败的楼阁是否拥有文物保护级别,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可能获得抢救性维修。总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些修缮得很漂亮的古建筑我不急着去画一画,我之所以会把画破庙放在优先位置是因为再不去画就有可能看不到了,一次错过很可能就是永远失去,时不我待。 

万荣飞云楼

万荣县位于运城市西北部的黄河边上,当地老百姓有句俗语叫做“万荣有个解店楼,半截插在天里头”,赞美的就是位于万荣县城所在地解店镇东岳庙里的飞云楼,这是一座用怎样美好的词汇来赞颂都绝不夸张的宛若天成般的美妙创造,是我所见过的最优美的古代木结构楼阁:外观为四重檐十字歇山顶的三层木楼阁,建于平地之上,通高约23米。各层之间出平座,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枓栱托举于平座和飞檐之下,如祥云之簇拥,似花朵般绽放。楼内在每两层之间的位置还设有一个暗层,也就是外观三层,内部五层,暗层的作用与应县木塔暗层相似,就是通过平座内外的枓栱和梁、枋等构件紧密地将上下层契合为一体,稳定和加固楼体的强度。整座飞云楼端庄稳重,楼身裸露木料本色,不施彩画,尽显古朴气质。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