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遇见,理想生活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8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小时学习圈的逆袭之路

【文/冷梅 图/受访者提供】

    彭小六

    现任行动派在线教育总监

    畅销书作家

    梦想早读会创始人

任何一个目标,最终都需要一个内在的驱动。适当地放慢速度,寻找内心的平衡,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念走得更远,坚持更久。

职场老司机的方法论

翻看彭小六的履历,曾经他应该是中国年轻人里最普通的那一类人。在小城度过童年,毕业于普通大学,落脚于三线城市,碰到喜欢的姑娘追不起,到了30岁还是单身狗。曾经一度,人生的进度条远远落后于同龄人。

记得2015年,看完贾樟柯的电影《山河故人》,彭小六立马发了一条朋友圈:“这部电影我没看懂,但是我看得喘不过气。”后来有一次,在回家乡的高铁上他总算明白过来,那个让他不舒服的情绪究竟是什么。他说:不是所有人都能衣锦还乡,很多人其实再也回不去了。

彭小六再次回到自己的小城,看看周围朝九晚五的人,工作稳定、结婚生子,30岁活得就跟退休似的。他急切期待改变,却没有再次急着奔往北上广,他说:“自己的能力和状态没有变,拿到的可能还是一副烂牌。当务之急,不是掀桌子重新开始,而是学会如何打牌并等待重新开局的机会。”

后来,程序员彭小六规划的人生轨迹,也像编程一样。从0到1,是一个认知与心智的迭代过程,需要不断系统升级。那段时间,彭小六几乎看遍了市面上所有有关“时间管理”的书籍,开始学习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把自己的时间更高效利用。在这些经验中,让彭小六受益最大的,甚至对他的人生起到决定性影响的有这样几本书。

他随身必备的一本书叫做《番茄工作法图解》。书里把有效的工作时间分成番茄时间组,一个番茄时间组,通常为25分钟,这是脑科学家通过测试得出的结论,25分钟通常是成人专注力的最长时间。在这25分钟里,你需要保持绝对的专注力,只做手头的这一件事,坚持不受到其他事务的打扰。

而对于职场老司机来说,他推荐美国作家戴维•艾伦的时间管理丛书《搞定》,这里头有一个非常标准的事务处理流程,可能一天里你需要处理100件事,它会告诉一个流程方法,把这些事轻重缓急分门别类,让你做到有条不紊。彭小六的手机里,也装着几个好用的时间管理APP,如潮汐和Doit,潮汐具有场景设置,可以让你模仿各种环境下的工作界面。而Doit则是根据《搞定》这本书设计的标准软件,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将你纷杂的事务和日程表进行统一管理。

最大的驱动力是经营自己

经过一些实用学习之后,彭小六突然发现自己的时间反而多了起来,于是他利用早上和晚上的时间,在线上进行一些知识分享,还能同时兼职很多工作,赚赚零花钱。他还自创了一种模式,叫做“两小时学习圈”。即利用周末时间从镇江去沪宁线所能到达的一二线城市转转,参加线下社群学习活动,与小伙伴们一同听课、 讨论、分享,让自己迅速充电。

周末打卡的生活方式,对彭小六来说,虽然很累,但是成长也是极其高效的。落实到工作中,公司领导发现小六虽然没有去读过什么领导力或者MBA课程,但是他却能在工作中拥有很强的执行力,工作效率很高。

在这些年的周末打卡经历中,彭小六也意识到了很多人存在的困惑:同样在学东西,但是学过或者读过一些书之后,为什么仍旧对自己的效用不大?这反映到一个人的学习力上,于是,通过线上和线下知识分享的方式,彭小六开始将更多的个人经验与他人分享。

身在职场这些年的工作经历,对彭小六来说,最大的感悟恰恰是你要想清楚究竟为谁在工作?

刚入职的前5年,彭小六一直觉得,我拿多少工资,就干多少活。但是到后来,他决定要为自己工作。当思想发生了大反转,他就不太考虑工作中眼前的利益得失,是否遭遇委屈,或者吃了什么亏。“这些委屈其实都是暂时的,你会发现这些职场历练让你变成更好的自己。其实,你自己就是一家公司,如何运营好自己这个品牌,才是工作最大的内驱力。”彭小六知道,老天是公平的,给予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当你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现在,他发现原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最大动力,和方法没关系,而是直接取决于思维和态度。

当工作的界面和学习引擎瞬时启动之后,彭小六一下子变得八面玲珑,在高效的时间管理之下,演绎了开挂的人生。作为一个典型的“斜杠青年”,他白天创业、上班,晚上写书、线下讲课、线上培训,不得不逼迫自己做更高效的时间管理。慢慢地,他也获得了更大的生活、收入和人脉圈子,月入从四位数涨到六位数,从鸡汤派变成了行动派。2016年年末,彭小六放弃了三线城市的稳定工作、公司股权和高福利,选择到深圳发展,也完成了从三线城市到一线城市的逆袭。

到深圳发展之后,彭小六的工作界面依然很繁忙,但是生活和工作也有了一个平衡点。或许,是这些年通过时间代价,让他逐渐领悟的经验。彭小六说,刚开始几年,总是关注结果,如何让自己高效,变得很强,陷入了实用主义的漩涡。而现在,他发现,任何一个目标,最终都需要一个内在的驱动,你是不是在一个很好的状态下去做这件事。适当地放慢速度,寻找内心的平衡,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念走得更远,坚持更久。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