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设计书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5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浴火的不死鸟

【文、图/莫娇】

    日本的车花玻璃融入本国文化

    阿拉伯的玻璃制品带有显著的地域特色

    北欧风格更单纯、纯净

    波西米亚玻璃,以精致繁复的花纹和玻璃切面内反射的虹光著称

    莫娇

传说中的凤凰可以浴火重生,现实中能浴火重生的,还有玻璃。玻璃材料来源广泛,取之不竭,成型后还可以继续加热再造,是材料中真正的不死鸟。西方人对玻璃的迷恋就像东方人对瓷器的执着一般,器型、色泽、光感与使用情景乃至礼仪都包罗万象,不胜枚举。但是玻璃最与众不同的还是它的透明度和光折射反射后交相辉映,这可能就是与西方外向型审美产生共鸣的特点吧。

天然玻璃产生很早,来自于火山喷发后的结晶,也就是常说的黑曜石。原始人以此打造工具,用于打猎为主的生活活动。在公元前五千年到三千年间,陶土烧制被广泛地应用。期间,人们发现了石英砂和苏打等成分在烧制后会形成坚硬而且光滑的结晶体,在古叙利亚和埃及等地区相继出现了以热熔为生产工艺的人造玻璃制品。然而由于对玻璃成分无法精确控制,杂质含量多,当时玻璃制品还是半透明的。但仅仅是这物体中的一点透明,已让人们欣喜不已,于是最早的玻璃制品,经常是被用来制作首饰和供贵族使用的器物。

物质水平的提升永远是与生活水平的进步相统一的。得益于古希腊罗马的繁荣昌盛,玻璃制品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吹制工艺的出现无疑是玻璃生产的一大里程碑。玻璃吹制工艺是将半熔融状的玻璃原料,像吹泡泡糖一样的吹大,并利用简单的模具加以造型,制品的成功率大,形态基本统一,初步具有了现代产品的特点。这也造就了古希腊罗马的玻璃制品多以中轴对称的曲线形成的弧面为主。同时,玻璃原料也不断提纯,玻璃制品也越发透明晶亮起来。人工吹制玻璃的工艺虽历经千年,仍然在广泛使用。意大利威尼斯的边上有个叫穆拉诺(MURANO) 的小岛,他们的玻璃吹制工艺沿袭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辉煌,至今仍然是玻璃工艺的传奇。

自公元十三世纪起,以捷克为首的国家通过在玻璃中增加铅的含量而提高玻璃的透明度和纯净度,并使得玻璃变软更易于用砂轮打磨,出产的车花水晶玻璃成为玻璃制品中的新宠,并带动了周边如德国、波兰、奥地利等国家的玻璃生产。来自这一地区的玻璃制品,被统称为波西米亚玻璃。也由于在之后的两三百年中,与欧洲的巴洛克、洛可可艺术风格齐头并进,以精致繁复的花纹和玻璃切面内反射的虹光著称,成为玻璃制品的第二大里程碑。

现代日本的车花玻璃完全继承了波西米亚水晶玻璃工艺,并将本国文化融入器物,也是玻璃制品中独树一帜的精品。德、法、奥等国,通过现代化的压力铸造的加工方法,大大提高了水晶玻璃的生产效率,让水晶玻璃制品走到了世界各地的寻常人家,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NACHTMANN、巴卡拉(BACCARAT)、施华洛世奇等品牌。阿拉伯世界作为古埃及文化的继承者,曾经因丝绸之路而成为古代世界贸易中心,精美的玻璃制品自然不少。长时间的闭关保守,倒也守住了自己的文化,繁复的抽象元素装点出妖娆的造型,成为阿拉伯玻璃制品的特色。北欧也是玻璃制品富饶的产地,不仅有LITTALA这样的日用玻璃器皿品牌,也有KOSTA BODA、ORREFORS这样的奢侈水晶品牌,更有为数众多的独立设计师、艺术家的小批量制品。整体风格以单纯的造型和独特的配色,在玻璃制品的世界中独树一帜。

作者:莫娇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家居设计研究室主任

2014年度上海青年高端创意人才

末什家具 设计师;东西设计 合伙人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