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5版:心迷宫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3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努力进取VS懂得选择

人到中年,靠一路打拼已经获得不错的待遇和岗位,可是突然因为企业转型或者新的发展需要,“被下岗了”,这样的事件在最近大型互联网企业中并不少见。这样的变故和个人努力与否似乎并无大关系,但是对人的打击却着实不小。那我们不由得要反思:在人的一生中,是努力进取更重要,还是在人生拐点懂得选择更重要?这似乎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选题。

程立勋 心融德瑞姆心理咨询师

★正方观点:努力进取更重要

何瑞 作家

▲反方观点:懂得选择更重要

★我们心理学中,把努力归类为稳定的内归因,意思是这项因素是受人们自己掌控的,比如我可以头悬梁锥刺股地学习技术,我可以废寝忘食地去投入工作,我可以每天看看凌晨四五点的上海。而选择呢?选择其实并非是你我能够控制的,那是不稳定的因素。也许大家能够拿出例子来告诉我,你看,国企职工下岗了、有人炒股失败了、华为裁员了,也许他们当初能够有更好的选择。可这种例子总有事后诸葛亮的感觉,我只能在事情发生后才能知道当初的某个选择是对是错,即使你当时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大到去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小到当年我们都认为某些外企可能会是“金饭碗”。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命运。我永远无法在当下知道自己的选择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我能够抓住的永远只有当前自己的努力。既然这样,那么选择和努力之间,我当然毫无疑问地选择努力更重要,它是我唯一能够抓住的。

▲什么样的人会在面临“努力进取”和“懂得选择”这样的问题时产生困惑?是那些已经努力了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或者压根就没有取得成果的人。显而易见,一个人工作上的成就是多种可变量的共同作用。本次辩题讨论的正是一个个人行为与取得成就之间的作用关系,而努力进取是我们个人所能做出的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达成的行为,同时基于职业道德,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在工作时努力进取,换言之,当每个人都遵守职业道德时,努力这一点在就业市场上并无差异化,而对结果造成决定影响的往往是长板或短板,而不是无差别行为。反观做出正确决定需要知识积累、对行业的预判以及对多种变量的综合考量,最后变为一个选择行为,这一行为对实施者本身的要求就非常高。无怪乎李斯会发出“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的感叹,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身边各行各业的翘楚无一例外的,都是决策力非凡的人。

★从前听到别人说最后一个馒头让自己饱了,从而得出只需要吃最后一个馒头的结论,我还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反方犯了同样的错误。仅仅因为努力这件事情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就说它不重要,这仿佛就是在告诉我,前面几个馒头没有价值。正确的判断、知识的积累、综合的考量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这些的确是人需要做的,但人算不如天算。悲剧的发生往往不是人没有去考虑长远而不做选择,这样的短视者原本就不值得同情。选择的不靠谱往往就体现在所有人、所有线索都指向某条路可以通向天堂的时候,我却顺着它来到地狱。所以把选择当成最重要的因素犹如把人生交给飘渺的运气,当选择成了运气,我实在看不出它为什么比努力更重要。我愿意自己脚步踏在坚实的地面上,因此我觉得努力更加重要。

▲并不是说努力不重要,而是说在对工作成就的决定性上哪个更重要。懂得选择是知舍才会得,努力进取虽然是正能量,但努力是个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的行为,试想我们每天工作8小时,还能如何去努力?其极限也就是把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用来补充行业知识,而许多传统技术工的职业困境是因为他们偷懒吗?不是,是技术发展对人力的替代,正方所说的稳定的内归因并不能解决和对抗外在的风险;与其事倍功半不如积极适应,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史里爬到生物链顶端并不是因为其他动物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人类做出正确选择,在适当的时机从树上下来。而选择并不是盲目和投机,有努力进取的态度,但更要有正确的方向判断,否则人生很短,蒙着眼努力只能变成执迷。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