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9版:X星球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3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综艺是门手艺,笑看需要勇气

【文/蔡娴】

综艺节目依然是火星撞地球的局面,如何从数之不尽的同质化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看看这些综艺节目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的花头经?

文艺范,让综艺不再只是图个热闹

文化类综艺节目在这两三年崛起,并足以构成一种现象,并非偶然。比如《见字如面》的走红说来就不意外,因为其背后的制作团队正是前两年备受好评的综艺“清流”《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的团队。《见字如面》只做一件事情,就是“用书信打开历史”。这些书信的作者,既有2200多年前的秦扫六合军中的大头兵黑夫和惊,又有唐代大家韩愈,民国才女萧红,当今艺坛宿将黄永玉、曹禺,宝岛歌后邓丽君和蔡琴等等。林更新朗诵秦代家书《这场战事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一下把观众带回到2000年前,归亚蕾朗诵萧红写给弟弟张秀珂的《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让人回到了战争年代,王耀庆和张国立朗诵黄永玉和曹禺的书信往来则展现了两位伟大艺术家的良心……

有很多观众被节目打动,很多人把自己珍藏的过去的手写书信找出来,重新品读,也有不少人大方地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这些过往的纸质书信图片。过去写过和没写过信的人,看完节目后,萌发出手写一封信念头的,屡见不鲜。

不过,在《见字如面》的一众好评中,最常见的吐槽是“主持人玩坏了这档节目”。在节目最开始,主持人就像赶时长一样,用超快的语速介绍嘉宾、介绍书信背景。在这样一档以“慢”读、“慢”品为主的节目里,主持人的新闻播报气质无疑是不合时宜的。其次,如在第二期中,两位教授正兴奋地探讨着父爱,并以“有没有?”为结尾与主持人互动,但主持人只是看着镜头,说了一句“下面这一位”的生硬过渡,就急忙拆开了下一封信。

让观众了解书信的文化背景,或许比“读”的过程更为重要。以至于许子东曾恳切地说出“给我一点时间”的要求,足以见得主持人的能力不足,导致最有分享意义的部分被不小心弱化。有人评论说,《见字如面》唯一的缺陷就是没有邀请汪涵做主持人。换主持人的建议或许是《见字如面》第二季最应当进行仔细权衡和考量的部分。

继《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档综艺节目在社交网络走红,这就是董卿首次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朗读者》就像董卿所说,这档节目打算既展现人,又展现文字。人的故事和带着故事而朗读的文字,成了节目的核心部分。节目每一期会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第一期的主题是“遇见”,不同嘉宾在这个主题来大谈自己的故事经历。

濮存昕将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献给改变自己命运的医生;无国界医生蒋励为饱受战争苦痛的孩子们朗读;来自成都的鲜花山谷夫妇献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诗》;张梓琳用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表达对孩子深深的爱……

朗读者确实有内涵、有价值、有意义。可单作为一个电视节目,《朗读者》给人的感觉是新鲜感大过喜欢。朗读就朗读、访谈就访谈,非得搅在一块就显得不伦不类,两句话形容这个节目:说出你的故事,开始你的表演。论意义,节目想用阅读来教化和感染观众,想充分蒸煮出文字的魅力;论形式,骨子里依旧是十几年前父母最爱的《感动中国》加上《艺术人生》的模式;论内容,在固定化的模式下找来最容易出现在《读者》《格言》上的嘉宾,让他们带着故事来阅读文字,献上最正宗的央视味鸡汤。 

吐槽犀利,但看起来有些“泥石流”

近年来,在综艺节目中“口无遮拦”很容易成为话题制造机,尤其是一些脱口秀节目以“泥石流”之姿而火爆。不仅电视台有《今晚80后》《金星秀》等节目,视频网站上也推出《奇葩说》《火星情报局》《拜托了冰箱》等,数量不下30档。 

而正火热的《吐槽大会》和曾成为现象的《奇葩说》一样,都切中了大众想要自由表达的内心。《吐槽大会》刚刚上线时给各位看官带来的冲击不亚于《太子妃升职记》。前不久,《吐槽大会》再次归来,依然是犀利的吐槽,依然有话题人物,依然有各种爆笑段子,只是少了那么点“野”味。 

“吐槽”这一表达方式来源于日本漫才,类似于相声中的“捧哏”,如今演变成年轻网民的一种犀利、率真、展现自我态度的语言方式。结合这种前沿方式,对于承载着语言文化的喜剧语言类节目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因此,《吐槽大会》巧妙地利用新兴语言文化,包裹出喜剧内核,对年轻观众来讲十分对味。制作方在内容选取上,挑选了时下最有争议的、热度最高的话题,如对李湘槽点的设置:老公吃软饭、为女儿购置大量奢侈品、长得胖等等;在吐槽嘉宾的选择上,有李诞、池子这样的年轻新锐段子手,他们更了解年轻人的内心想法。但是,所谓的吐槽并不是乱喷,用犀利的、不留情面的语言针锋相对。节目的吐槽虽然在表达方式上有调侃、嬉笑,但更多展现一种直率、真实的表达方式。于是,节目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的确,来到这里的嘉宾需要勇气:李湘就被大家吐槽了身材胖、与谢娜的一姐之争、家中女强男弱的尴尬经济问题。但面对种种攻击,她一笑而过,甚至自黑,表示“面对吐槽,其实是面对自身缺点的机会”,其他嘉宾面对吐槽也都是笑脸相迎。 

刚刚下线的《火星情报局》第二季和《吐槽大会》的犀利程度有得一拼。原以为《火星情报局》只能在“年轻人”中收获掌声和鲜花,但很多网友表示,带着全家一起看,爸妈也会笑得“花枝乱颤”。有人说,这就是这档节目的毒性,而汪涵和薛之谦更是“毒性担当”。 

汪涵在大众的印象中,一直都是睿智冷静又不失幽默的主持人。满腹才华,最佩服他对语言的高度敏感。《火星情报局》跟他一拍即合,这档节目在制造笑点的同时,也认准了他的“舌灿莲花”,通过他之口,来传达一些东西。 作为情报局局长,汪涵用资深名嘴的“老练”控场整个节目,把握了网络综艺恰到好处的“度”。因为《火星》的嘉宾人数众多,主持人要控场,而且要和每个嘉宾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这样才能抓住每个“碎片化娱乐”的瞬间。 显然,汪涵的“百变drama king”完全没问题。就如汪涵之前说的,想做一些“高级趣味”的东西给观众看,而且他很懂得融入到“更年轻的受众”中来。 

更加难得的是,薛之谦的这种神经质段子手状态也能收放自如。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发神经”,什么时候应该正经起来。不招人烦,这一点在综艺节目里很难得,太过于自嗨或者太端着放不开,在综艺节目里都是致命的。薛之谦还为《火星情报局2》唱了一首主题歌,然而依旧是段子手口吻,他自己写的歌词还特别棒。《火星情报局》所谓的“泥石流”,或许就是让两个原本很正常的男人,变得如此有“毒”。 

大家来烧脑,谁说综艺都无脑

近年来最烧脑的综艺节目莫过于《最强大脑》,它的出现让许多人产生了对科学学习方法和提高记忆能力的兴趣。不过,谈及智力,由何炅和撒贝宁一起主持的网综《明星大侦探》也将明星置入各种烧脑情节中来破案,目前已经进入到了第二季,比那些敷衍性质的真人秀还是要有趣些的。作为一档以“智”取胜的悬疑推理类节目,剧本无疑是整档节目的精髓。从开拍的几集剧本来看,《明星大侦探2》延续了“悬疑”这一高知人群、年轻人喜欢的题材,且经过半年打磨,沥出十多个主题鲜明、结构完整的互联网式话剧剧本。这次的玩法既贴近观众又脑洞大开,逻辑更缜密,推理更烧脑。

跟着《明星大侦探2》的东风,3月7日全新在优酷上线的《胜利的游戏》创意源自本格派推理小说和经典桌游狼人杀,并经节目组进行了原创节目的模式研发。采用了“1+1+7”的设定,即“1名法官+1名伪装者+7名追辑者”。其中,法官是游戏的组织者、规则发布者,跟进整个游戏进程。伪装者即本案的凶手,要利用犯罪现场的假线索隐藏身份,他还自带一个杀人技能,即一次游戏可以随机杀掉两名追缉者。追缉者则通过现场推理搜证及使用技能卡,找出真实证据指认出案件真凶。

第一期节目围绕保安命丧火海案件展开。法官张绍刚、文具店老板刘维、甜品店职员SNH48冯薪朵、五金店老板金刚、烧烤店老板王思佳、香薰店老板方家翊、调酒师陈子由、药剂师张继科、干洗店老板王祖蓝等主角儿悉数登场。在复原的凶杀现场,八位玩家各自搜寻可疑之处与疑似证据,展开一轮轮猜测与推测的碰撞,智商与情商的较量。

节目中,死者遗留烤肉上的粉色颗粒、买药记录上的安眠药、一根遗落在积水痕迹里的绳子、干洗衣服上的油漆溶解剂、一把不能完全打开的雨伞……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暗藏玄机,透露着“伪装者”的讯息。当然,处处隐藏的“证据”也可能是误导玩家的陷阱,加上其他玩家高超的演技,往往会将其他玩家和参与互动的网友“误入歧途”,让案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胜利的游戏》最大的亮点就是“极度真实”,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游戏,真实的互动参与,两个小时的直播,没有一个字的剧本。明星们完全自行理解、诠释案件中的角色,面对不利于自己的证据、各种突发情况,明星们只能临场应对。这种现场的真实反映,加上“狼人游戏”会议玩家之间斗智斗勇的较量,使得整个节目充满张力,悬疑感浓厚,不到最后一刻很难推断出谁是真凶。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