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版:封面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1+1”模式,线上线下齐发力

“我热爱各种各样的活动,但是我是一个重庆人,工作也在重庆,听说上海总部每年都搞各种各样的活动,但是从来都没有机会参加。直到看到了‘微来一建’上的一则歌唱比赛的推送,我把我的歌录好上传到微信平台上,没想到就进入了十佳。”一建集团重庆公司的员工周黎利用周末飞往上海,参加了这场特别的比赛,最终还赢得了冠军,对他来说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对于一建集团团委来说,这也是群团改革背景下,团活动落到实处,扩大团组织影响力的一次探索。

借助新媒体,活动落实处

在企业“十三五”规划的“全国化”战略中,一建集团布局上海、南京、苏州、成都、重庆五大城市,开创新的局面。但是对于共青团工作而言,着实是一件极富挑战的事情。员工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项目上,要组织大家搞一个集体活动是相当困难。

去年,出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团委组织游泳比赛,某工程公司前一年有6人报名参加,而去年仅有2人。追问缘由,之前的6个人中5个人奔赴了外地项目赶不回来,新增的则是从新员工中挖掘的。

如何将团活动的触角伸到每一个区域,将团活动覆盖到每一位团员青年身上,是摆在一建集团团委面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件事,他们率先试点了活动“1+1”模式,即一个线下与一个线上相结合的活动运行模式。线下,即是常规的团青活动。线上,则是利用一建集团的微信公众平台以及企业号所搭建的活动窗口。新颖的活动模式在试行中收获了很好的效果。

去年9月份,一建集团团委“微来一建”公众平台结合相关软件开展了“乐动我心,唱响一建”的歌唱比赛。通过对上传的歌曲进行编辑,并定制投票界面,全部的海选活动通过线上完成,使得奋斗在全国各地的一建青年都能直接参与到活动中来。最后海选出的十名选手,被邀请来到上海进行一建集团歌手大赛决赛,其中就有从重庆等横跨半个中国特地赶来参加比赛的青年职工。这个活动为那些基本上没有条件来上海参加活动的青年创造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感受到企业的文化和团组织的存在感。之后的体育赛事,团委也将直播的元素带入到比赛中,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让团活动更加落到实处,同时扩大了团组织的影响力。

十大社团,培养人才好渠道

搞好一个较大规模的体育活动,既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因此体育社团便运营而生,成为了一建集团第一个社团。体育社团的两名社长,都是在之前的各类体育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他们热爱体育运动,并且做事情责任心强。从“第九届”先锋杯足球比赛开始到今年的第十三届先锋杯足球比赛顺利闭幕,每年的足球比赛的赛事工作都交给体育社团来负责。足球比赛在一建集团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这几年来,每年的足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游泳比赛等,均由团委组织安排,而赛事工作全部由两位社长和近十位社员来具体落实,既确保了比赛的专业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团委的基础工作。随后,晨风书友会、一建映像、乐动俱乐部、青年交友俱乐部等社团同理应运而生。

除了兴趣类的社团,一建集团团委还组建了法务社团、商务社团、安全管理者、青年项目经理协会等与工作紧密结合,促进青年快速在专业方面成长的社团。借着这些社团自主开展活动,团委有机参与,也是一个挖掘、培养和推荐人才的好渠道。

除此之外,团委还建立了“全国化”志愿者服务队,包含一些外埠公司的服务支队,切实解决在企业“全国化”过程中各种走出去青年的后顾之忧和属地化青年的实际困难,紧紧依靠工会和行政的力量,让团工作更加落到实处,也扩大影响力。

 

 

青年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