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封面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玉林:用绿色刷新“上海高度”

    荣获2015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标兵、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上海高度”一次次被刷新,浦东有上海中心,浦西有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这些“超级工程”,不仅设计标准高、结构体型复杂,而且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长,最重要的还是上海最高的绿色建筑。作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全国建筑业优秀总工程师、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青年科技英才,推动建筑业由粗放式建造向绿色建造转型,是黄玉林义不容辞的责任。

万丈高楼如何“平地起”

虹口区东大名路,国际客运中心对面,正是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的所在地。7月的一天,黄玉林来到这个奋战4年的地方,远眺着即将竣工的白玉兰广场,心中感慨万千。从2011年3月到2015年3月,这一千四百六十个昼夜,平均下来每天工作15个小时,对他而言已是一种常态。

黄玉林现任上海建工集团工程研究总院绿色建造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攻关与管理工作。弹指间,他来到上海建工已有8个年头。早在他读博时,集团就向他抛来了橄榄枝。2008年4月,这位工学博士从同济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上海建工一建集团。

在超高层建造中,如何让“万丈高楼平地起”,往往是攻克的最难点。黄玉林介绍道,模架体系好比一种垂直提升装置,是超高层建造技术的核心。由于传统模架体系无法重复周转使用,所以常常造成人工和材料的大量浪费。他和团队用了5年时间持续攻关和反复实践,终于,智能型模块化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成功问世。在过去二三十年里,传统的钢平台技术曾应用于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高楼的建造,现在的钢平台,多了“装备”两个字,不仅是技术上的改进提升,也是绿色节能的体现。

这种装备实现了模架体系绿色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同时减少了声、光、尘等因素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说,就好比“在工厂里造摩天大楼”那样。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主席曾有过这样的评价:“该装备在促进中国建筑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项成果还收获了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深耕绿色建造领域

与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隔江呼应的白玉兰广场,其主楼结构高度已超过位于南京路的世贸国际广场,成为“浦西第一高楼”。该工程具有基础混凝土体量大、超高核心筒施工、立体交叉安全隐患大,超高结构垂直度、标高控制要求高,高强混凝土泵送施工难度大、巨型柱与核心筒之间的差异变形控制难等特点,对当时身为技术总监的黄玉林,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在建设过程中,黄玉林在上海中心取得成功应用的钢梁与筒架交替支撑式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技术的基础上,又开发出钢柱与筒架交替支撑式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原来7到8天造一层,可以缩短为4到5天一层。

我们都知道,混凝土是建筑的“血肉”,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但其实,水泥的生产污染十分巨大。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他和团队一直在探求可替代水泥的环保材料。经过数以万次试验,终于提出了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绿色混凝土制备技术,将粉煤灰、高炉矿渣等工业废料变废为宝,作为胶凝材料的组份,使混凝土中水泥消耗量减少了40%以上。

目前,该成果已在全国实现规模化应用,每年可减少碳排放数亿吨,有力地助推了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同时,由于新鲜元素的引入,混凝土的裂缝控制能力及泵送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上海中心工程中,他们接连创造了两大世界纪录:6万方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连续浇筑的世界纪录,以及620米高混凝土一泵到顶的世界纪录。

未来,超高层绿色建筑的比例将越来越高。因为绿色建造是建筑业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黄玉林参与了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上海浦西第一高楼北外滩白玉兰广场、上海国金中心等20余项重大工程建设,攻克了大量超高结构建造技术难题。在科研的岗位上,他一次次用高新技术,刷新着最环保、绿色的“上海高度”。在这片绿色建造领域,他埋头深耕,努力创新,为建筑业转型升级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贡献着属于他的那份力量。

 

 

青年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