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创·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系列报道(六)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

记者 丁文佳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构建三层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依托新技术,给每一个孩子最适合的教育。随着科技发展,人工智能(AI)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新途径,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通过打造开放式学习新空间、三层课程体系建设等路径,让学校每一个学生感受、体验、应用人工智能,积极应对时代变化。今年四月,复旦大学基础教育集团联合学校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共建“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共育基地”,共育基地的建设,将进一步为学生引进更专业的专家资源、创建更好的体验环境、打造更深度的体验内容。

青年报记者 丁文佳

构建三层课程体系让学生人人可学

“人工智能教育绝对不是只面向个别孩子,盯着他们出竞赛成绩,它一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该校李鸿娟校长介绍,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校构建了普及类、兴趣类和志趣类三层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普及类课程侧重普及和体验,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兴趣类课程则面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提高他们的AI技能和应用能力;志趣类课程为满足AI方面有特长的学生需求,强调创新和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培养他们在AI领域的高级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值得一提的是,兴趣类课程基于学生兴趣,学生可以自主抢课。

不久前,四年级学生朱东来在老师指导下搭建了一个摩天轮,在创作过程中,他发现如果座椅不进行固定,旋转时会因重力而向下移动,而离心力则推动座椅向外移动,导致座椅失去平衡。因此,他在每个座椅下安装了可调节的固定装置,确保摩天轮运转时,座椅始终保持安全状态。“学校的AI课程不仅能实现我脑海中的创意,还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朱东来从小就对机械制造和航天工程感兴趣,自从去年加入学校AI社团,逐渐将理论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在实践中开展对AI的进一步探索。

对于三年级学生袁浚哲而言,虽然从小学过Scratch进行简易编程,但还没有太多机会运用到实际中,但上学期他加入了学校的人工智能班,学到了很多有趣的AI知识。在课堂上,他知道了世界上第一台打败人类围棋高手的AI机器叫“阿尔法狗”;世界上第一个鼠标是1968年发明的;他还知道了齿轮是怎么运转的,“最常见的是涡轮运转,因为它在摩天轮、转转杯等游乐设施中经常使用,而且安全系数高。我认为人工智能有无穷的奥秘需要去探索发现,它会为人类的生活带来变革。”

经过学校近3年的实践,普及类课程学生参与率达到100%;兴趣类课程帮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AI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志趣类课程培养了AI特长生的高级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在较为复杂的项目中表现出色。通过这些分层课程,学生们在不同层次上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素养的提升。

建立开放式学习新空间让学生处处能学

七年级学生李铭夏在社团里,运用AI人脸识别功能设计了一款小游戏,通过头部移动让屏幕上框架图的点移动,再根据编制的游戏规则,完成相应的指定动作,到达指定位置后获得游戏积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编程知识,还能体验自己的成果。”李铭夏介绍,AI如今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校提供的AI探索开放空间更是让他徜徉其中。

课间十分钟,就是李铭夏和同学们在校园里到处“撒欢”的时间。AI算法体验区、AI知识闯关墙、未来城市及遍布校园的AI智慧服务点……这些充满AI元素的开放式学习体验空间,是他们最喜欢逗留的区域。

据介绍,学校不仅打造了一间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还充分利用校园公共大空间创建了很多开放式的AI学习体验空间。这些空间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实践和探索机会,形成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学习环境,并成为教学和展示场所。

同时,借助这些空间的参观导览和讲解需求,学校创设了“AI智能服务点导览员”“AI空间小小讲解员”等角色岗位。在AI小小讲解员的项目中,学生们扮演导览员的角色,为外校参观学生及老师介绍校园和展示馆内的各类AI展品体验。学生们在准备讲解内容时,需要深入理解所介绍的AI技术,从而内化自己对人工智能的学习与理解,也增加对AI后续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的时候,我刚开始接触编程和机器人,简直就是个‘小白’,但在老师带领下,现在我不仅能够用代码让机器人动起来,还能让计算机自己学习解决各种问题,这真是太酷了!”七年级学生李吴悦在入门后越发感受到AI的乐趣,尤其是学校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让她流连忘返,“里面摆满了各种高科技设备,老师不仅教我们科技原理,还会手把手带我们做实验,参加各种比赛。”李吴悦表示,正是这些经历,让她对AI世界充满了好奇。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