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京召开本报连线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做好铸魂育人这篇大文章

记者 刘昕璐

■要上好思政课,特别要解决思政课教师实践素养不足,思政课教学实践成色不够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落脚点,就是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变革来教育人,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思想伟力。

■思政课在于“教”更在于“树”。“教理论是手段,树信仰是目的,最终是帮助学生树立起强大的理想信念。”要达到这样的育人成效,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03

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5月11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北京市、福建省、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沙市育英小学有关同志作交流发言。记者了解到,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冉代表复旦大学作现场交流发言。会后,青年报记者连线李冉教授。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潜心育人有信心有底气

推进会上的重要环节是传达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伴着澎湃的心情,李冉有两个鲜明的感受——

一个是,总书记此次提及“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李冉说,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的五周年。总书记这番提及,一方面是对大家过去成绩的肯定,另一方面,是对未来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树立思政课教师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以及更有作为的志气。

第二个是,深深感受到更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的重要性。

“这三个属性为我们思政课进一步改革创新提供了坐标系,提供了根本指南。”李冉说,接下来,就是要在服务教育强国、服务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民族复兴伟业中要作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复旦大学来说,下一步,将根据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建立好。李冉认为,这方面,复旦大学有很好的基础,既有厚重的哲学社会科学传统,有健全的学科体系,有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也有前期“两大工程”的科研基础、建设基础,这些都将作为未来复旦大学思政课进一步改革创新的主题主线,持续做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这篇大文章,并在复旦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

思政课在于“教”更在于“树”

李冉认为,要上好思政课,特别要解决思政课教师实践素养不足,思政课教学实践成色不够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落脚点,就是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变革来教育人,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思想伟力。

就在此次推进会召开前四天,复旦大学“强国之路”思政大课现场教学环节大规模启动。22个院系超1000名学生从学校出发,分别前往遍布上海的48个思政大课现场教学基地,融入各个红色场景、创新情景、奋斗前景、强国愿景。

从“全校共上一门课”到“到全社会上一门课”,这是复旦大学集结校内外优势资源,开门办思政大课的一个生动注脚。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5月启动的大规模现场教学中,3700多名2023级本科生将分别前往复旦大学在上海首批建设的134个有深度、有感染力的思政大课基地,与改革亲历者和专业人士近距离深度互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深切感知新征程,把握时代脉搏、增强服务意识、坚定强国志向。

“这是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之下,创新改革形势政策课的组织实施形式而开展‘强国之路’思政大课现场教学环节,其中特别强调要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作为最重要的育人素材。”李冉认为,通过浸润式的现场学习,引导学生把自身发展放到时代格局中理解,可以更有力地建立个人奋斗与民族复兴的链接。除了现场教学环节,多名院士、文科资深教授、党政干部、知名校友也都来为大学生讲起了“强国之路”思政大课。

作为一名任教18年的思政课教师,李冉越来越觉得,思政课在于“教”更在于“树”。“教理论是手段,树信仰是目的,最终是帮助学生树立起强大的理想信念。”李冉认为,这是青少年知行合一的关键,是他们许党报国的最强动力。思政课的复杂性和神圣性是其他课程难以比拟的,要达到这样的育人成效,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