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挺膺担当 进博有我

上一版  下一版   

 

2023年11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举着云台,带着相机 “小叶子”体验官出击

未来他们也想成为记者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何靖雯

    李静怡

    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昨天是记者节,在进博会现场也有一群编外的“小记者”。他们举着云台,带着相机、话筒,奔走在进博会现场。今年团市委通过各高校招募了403名“小叶子”体验官,他们以志愿者的视角拍摄短视频,介绍进博会的展区展商,记录志愿服务生活,寄托进博情怀。截至目前,“小叶子”体验官通过各自高校新媒体平台,上传了100余支视频。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22斤装备,为“小叶子”拍微纪录片

每人1台相机,共3套麦克风,2套枪麦,5台稳定器,4套脚架,3台运动相机,2台录机,还有几盏小的补光灯。这是东华大学10名“小叶子”体验官的装备,最重的一人负重22斤。每天他们扛着这些设备,奔走在进博会现场。

在已经发布的3分钟微纪录片中,记录了东华大学志愿者从上岗前的实训、实地巡馆、会务服务模拟演练到进博会开幕后记录各个岗位“小叶子”的日常。微纪录片发布后转发点赞很多,也让“小叶子”体验官李静怡特别开心。

这名大四学生是连续第二年成为“小叶子”体验官。去年第五届进博会期间,他们拍摄发布了9支视频,多数是让“小叶子”在镜头前讲述自己的故事,形式上偏向采访和访谈。今年他们做了创新,想用第三视角来讲述,他们深入每一个岗位的“小叶子”生活,常常为了一个岗位跟拍一整天,感受他们的工作环境。“我觉得镜头能否拍摄出‘小叶子’最真实的情感是最重要的。”

微纪录片也带来很多挑战。李静怡说,拍摄时十分考验灵敏的捕捉力,还需要采集大量的素材供后期筛选,如何让志愿者们在镜头前呈现最真实的状态也需要沟通引导,“有时候我们正在休息或在吃饭,但一听说有可取的素材,会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带上器材就去拍摄。”

连着两年都用镜头记录进博会,李静怡发现今年国际友人明显增多,进博会真正成为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这名大四学生目前已经保研,选择就读新闻传播专业,她对记者这一行业充满向往。接下来他们还有4支视频正在后期制作,会用漫画和视频结合的方式定格“小叶子”志愿服务的瞬间,也在计划制作1支由学生自己原创作曲的MV。

邀外国友人和“小叶子”共绘画卷

两幅以学校进博定制徽章为基础的进博画卷是上海理工大学“小叶子”体验官视频拍摄的主角。一幅以数字6为基础,绘制了敞开的校门和进宝招手的姿势,表达进博会“向世界发出邀请”。另一幅融入了四叶草、数字6和学校大礼堂的元素,表达了上理与进博同行。

视频中,“小叶子”体验官们带着这2幅数字油画和约30盒颜料,以画作为第一视角,走进了进博会国家馆。他们寻找了近20个国家的参展人员,25名高校的“小叶子”,让他们每人在画作上涂上一种颜色。

在现场把控拍摄形式和角度的“小叶子”体验官何靖雯还负责和外国友人、“小叶子”交流。“记得在波兰展台,一位女士画了几笔后,转身去找自己的眼镜戴上,继续认真耐心地填涂,脸上也一直带着微笑,特别友好。泰国展台我们还遇见了一位上外的泰国留学生,最后还一起合影。”这一天寻找参与者的过程中,她和其他“小叶子”体验官都感受到了大家的友善与热情。

“每年进博的亮点之一是换徽章,想到这个主题拍摄是想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呈现徽章文化,同时也想增加一些互动性和趣味性。”何靖雯介绍,他们想到进博会期间有机会遇到世界各国的来宾、友人,也可以与不同高校的志愿者交流,于是定制了两块画板分别寻找外国友人和其他高校的“小叶子”共绘画卷。

在学校里,何靖雯是校党委宣传部沪江通讯社的一员,未来她也想加入记者这一行业,“在记者节当天步履不停,也是我热爱并向往这份职业的原因。”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