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都市

上一版  下一版   

 

2023年10月0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从“嫦娥”到“天问”,始终追求科技创新

他们让中国的主动光电载荷“遨游太空”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嫦娥激光三维敏感器工程样机测试。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本报讯 追梦星辰大海、遨游无边苍穹。祝融号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墨子号量子密钥通信机、高分七号02星激光测高仪……这些成果的背后,离不开一群人的不懈努力,他们就是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空间主动光电载荷研制团队。

这是一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研究团队,目前成员的平均年龄不足40岁。近20年科技创新实践中,在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以及高分七号等国家重大项目中崭露头角。瞄准国际领先的水平,持续不断把科学家的“梦想”变成现实,让中国的主动光电载荷遨游太空。团队成员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美国科学促进会纽科姆·克利夫兰奖以及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多项奖励和荣誉。

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此次,记者采访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祝融号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主任设计师、月球与深空探测系列载荷指挥舒嵘研究员,中高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量子光传输课题负责人张亮研究员,以及高分七号02星激光测高仪主任设计师黄庚华研究员,谈谈他们是如何践行探月精神的。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这句话,一直铭刻在我的心头。”舒嵘说道,“‘嫦娥一号’是我们团队承担的第一个航天任务,也是团队全程参与探月工程的敲门砖。2002年至今,团队承担嫦娥一号到五号科学与工程载荷研制任务,以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实现了技术进步,用独有的中国方案证明了中国在月面实现着陆器精确避障能力。”

这种千锤百炼、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张亮和黄庚华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张亮坦言,每接到一个新的项目,都是对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巨大考验。他还清楚地记得,参与研制墨子号任务时,热光实验需要把所有载荷放到真空和低温下进行性能测试,团队为此连续15天不间断地工作,每天都要坚持到凌晨3点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并将第二天的实验方案设计出来。从2011年开始启动到2016年发射,几年的时间里团队碰到了无数次的至暗时刻,但又一次次依靠坚韧和毅力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曙光。

在黄庚华看来,老一辈科学家在言传身教中,诠释了爱国奉献、淡泊名利、专注事业、潜心科研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己从中汲取到了很多的力量。“我们的很多测试工作会在凌晨进行,他们年纪都那么大了,还是会跟着我们年轻人一起做,平日里遇见问题,哪怕是晚上,也会实时响应,这一点让我们非常敬佩。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段时间,我们遇到了瓶颈,正在考虑是不是要放缓一下的时候,是他们给予了我们更加坚定的信念,事实证明,他们完全是正确的,如果错过了当时的时机,可能就不是现在的局面了,这也鞭策着我们作为新一代的科研人员,时刻都不能够松懈。”

通过多个国家重大项目的历练,这支队伍快速成长起来,形成了坚固的金字塔型老中青组合队伍。前有“50后”王建宇院士精心指导工程的顶层规划和设计,中有70后舒嵘、何志平等中坚力量准确把握工程研发节奏和脉络,后有黄庚华、张亮等80后90后形成奔涌向前的“后浪”,勇挑重担,刻苦攻关。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