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办理社区事务”,但上班没空去,下班后没地方去,这可怎么办?延吉街道积极打造“一网通办”“24小时自助服务区”,为有社区事务办理需求的居民提供“不打烊”政务服务。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下了班也能办理各类社区事务 家住延吉社区的居民赵女士在5:00下班后来到大厅。大厅已经关门,本以为当天要白跑没办法办理就医记录册更换,但工作人员引导她从24小时自助终端机外扫码进入自助服务区域,并指导她在自助机上办理完成。对这样的服务,赵女士赞不绝口,“下班后也能来办事,而且办理业务快得不得了,太方便了!” 该中心主任钱志棋介绍说,自今年重新开放后,“方便、快捷”是工作人员在社区老百姓反馈中听到最多的话。目前,“一网通办”自助终端机内设办理事项分别为:咨询类、办理类和数据类,支持人脸识别、人体感应等功能。集成了档案、人社、医保等多个部门的100多项服务事项,其中涉及高频的30余项,主要是就医记录册更换、医保个人信息查询、社保缴费记录查询打印等。自今年受理中心重新扩建换新后,“24小时自助服务区”自助终端机自助办理个人医保情况查询和养老保险缴费查询、就医记录册更换等100余件,深受居民的欢迎和称赞。 “不用排队,不用等待,一刷而入”,办理就医记录册只需几分钟就能完成,居民都感叹,数据时代给老百姓带来了便捷。“此外,我们的自助终端设备还有沪语功能,阿姨爷叔们能根据亲切的语言提示轻松自助办理业务。自助服务区还配有一台智能文件柜,如果市民通过‘一网通办’办结事项后需要获取回执或办事结果,但暂时无法前往柜台领取的,可委托工作人员将文件存放在智能文件柜里,待有空再来领。”钱志棋介绍说,其实,服务中心能办理的事非常多,很多鲜为人知,比如延吉社区服务中心就针对老年朋友不会通过在线打车平台叫车的情况,提供“一键叫车”服务,帮助老人打车。 为群众办实事让居民少跑路 近日,青年居民小王来到延吉新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亲手送给工作人员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朱老师,我通过了培训试工期,正式入职了!幸亏有你们帮我推荐岗位,指导鼓励我!” 小王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也年事已高。2022年小王第一次来受理中心求职时,劳动保障组工作人员朱晓东热情接待了他,帮助他成功就职心仪的岗位。不料2023年初,小王再次失业,多次应聘失败后,他一度感到自卑,产生了放弃求职的想法。针对他的情况,朱晓东不仅继续为他多方推荐岗位,还从心理上给予他支持和关怀,“你是有能力的,不要轻言放弃!”朱晓东多次与小王谈心,助其重拾信心。 在与小王的交流中,朱晓东发现了他擅长具体操作的优势特点。再结合小王想要稳定工作的职业偏好,为其“量身帮扶”,精准找寻推荐既满足他需求,又能让他扬长避短的岗位。他还帮助小王总结之前面试失败的原因,指导他面试技巧,并介绍小王参加延吉乐业空间举办的面试辅导,由杨浦区就促中心的职业指导专家教授求职知识。在参加延吉乐业空间举办的上海保安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专场招聘会上,小王投递简历后,通过了面试。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帮我解决了实际问题!”近日,延吉新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收到了居民张阿姨的12345表扬。 原来,张阿姨曾陪老伴来到受理中心,为过世的亲属办理丧葬费。由于过世的亲属与申领人不是直系亲属,情况较为特殊,在窗口工作人员为她初次受理好业务后,张阿姨接到区社保局的电话,告知经审核,她需要补充佐证材料交到区社保局窗口。考虑到自己年纪大了,不便出远门,再加上之前在受理中心办事时,对工作人员留下的良好印象,张阿姨来到受理中心求助:“你们办事又快又好,遇到困难我第一时间想到你们,能否帮我想想办法,就近在你们这里提交材料?” 服务台值班工作人员王雯彦立即为张阿姨联系后台。后台劳动保障组工作人员王琴那段时间恰好脚部摔伤骨折,行动不便,敬业的她在摔伤两周,病情略稳定后,即用轮椅和拐杖坚持按时到岗工作。收到服务台的沟通,王琴立即致电区社保局,说明张阿姨情况,当场为她申请了特事特办,让张阿姨就在受理中心交材料,由受理中心代交到区社保局。当王琴拄着双拐到前台,向张阿姨说明在中心交材料的详细方法时,老人特别感动。同时,服务台王雯彦热情地指导张阿姨写好了情况说明,并为她打印复印了所有办理材料。在前后台工作人员的高效协同下,张阿姨成功地少跑一趟,在受理中心一次办好了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