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23年07月2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收藏总是带着时代的标签

    制图 贾英华

收藏似乎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老年人的事——上了年纪,阅历渐长,眼光毒辣,更重要的是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是这毕竟已经到了新时代,收藏年轻化趋势明显,在收藏底蕴深厚的上海,更是出现了一个青年收藏家群体。

青年人有青年人的审美和眼光,他们之中,固然有传统收藏门类的藏家,但更多的是收藏潮流之物。比如滑雪板、彩蛋。这些潮玩可能在老一辈收藏家眼里根本算不得藏品,但却是一些青年人的心爱之物,他们视若珍宝,也发现了其中的收藏价值。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收藏趣味。这本身就是时代审美的反映。过去有人收藏香烟壳,收藏无线电,甚至有人收藏铁皮玩具。这些藏品对年轻一代来说显然是遥远的。但是,收藏总是带着时代的标签,把玩着时髦的器物,日久生情,便会觉得有了收藏的欲望。再过很多年,当今天的这些潮玩也成为古董的时候,未来的人们对比着收藏品的变迁,就会看到几百上千年国人审美的演变。这恐怕就是收藏事业的意义所在。

当然,现在的这批青年收藏家还有一些新的变化值得赞赏。比如他们普遍地认为,收藏不是独占,越是有价值的藏品越应该拿出来与人分享。他们甚至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希望通过自己的分享,引发国人对某一些领域的关注和热情。

虽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老话讲了几千年,但这在收藏界从来就是一个例外。太多的人把藏品放了满满一屋,天天置身其中,喝茶品茗,把玩欣赏,引以为乐。其实,如今天一些青年收藏家那样“开门搞收藏”,也许对于藏品而言更有价值。人们都说,收藏家只是一件器物在一个时期的购买员、保管员和研究员。而在有些人看来,其实他们也是导览员,收藏家有责任把他保管、研究的成果公之于众,让人们了解时代的变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青年收藏家的崛起无疑是给收藏界注入了一池活水,让人看到了收藏事业变革和复兴的前景。

青年报记者 郦亮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