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都市

上一版  下一版   

 

2023年07月0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卢浦大桥完成首次结构性大修

“世界第一拱”保持“年轻态”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本报讯 拥有“世界第一拱”美誉的卢浦大桥本月28日迎来通车运营20周年纪念日。20年前,市政总院担纲了卢浦大桥设计任务;20年后,市政总院又当仁不让地肩负起卢浦大桥结构性大修工作,为大桥“强身健体”。记者昨天从市政总院获悉,“世界第一拱”维修工程顺利完工。

百年大桥靠养护

卢浦大桥是上海市区骨干路网中的一座越江特大桥梁,同时也是世界最大跨度的钢箱拱桥。该桥为中承式空间提篮系杆拱桥,主跨550m,主桥全长750m,双向6车道。建成通车以来,历经20年的高负荷运行(双向日平均流量13万辆次),大桥水平拉索系统、除湿系统、内表面涂装、边跨排水等先后出现缺陷和病害。为了让桥体始终保持“年轻态”,经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批复,卢浦大桥于2022年6月启动维修工程,已于近日竣工验收。工程由卢浦大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上海市政总院旗下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负责设计。

打造中国人的“百年大桥”,不仅在建,更在养护。作为首次开展的特大跨径钢结构拱桥维修工程,工程项目团队将过往经验与现代智慧结合,针对工程中难点,做到“一分项、一方案、一优化”。

本次维修主要增强主体结构的防护,更换寿命到期的附属设施组件,对于确保大桥主体结构的使用安全和百年设计使用寿命十分关键。通过此次大修,进一步提高桥梁结构稳定性、提升桥梁外观形象、强化智慧数字化特性。

工程坚持以民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多措并举降低噪音污染,工程中更换声屏障,优化声屏障连接工艺(采用骑马钢板),降低噪音污染,并大幅减少施工时间。在施工过程中,对发电机包覆消音棉减小噪音,利用夜间施工,最大程度减少扰民及封道带来的交通影响。

为提升行车体验,道路照明由原高压钠灯改造为LED节能灯,不仅有效降低了能耗,节能减排41%,还能更好地模拟自然光,更清晰地照亮路面,为广大居民营造更加舒适、安全的夜间出行环境,保障夜间行车安全。同时,LED灯具有较小的体积和灵活的设计,可以很好地融入到城市的景观设计中,提升城市的美观度。

“马鞍形”托架除隐患

维修工程还结合数字化设计,基于人脸识别技术,搭建安全监管平台,团队自主研制移动视频监控装置和环境监测装置,对梁内、拱内施工区段的氧含量、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进行24小时远程监测,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

横向贯穿于桥面及桥体的16根水平拉索是卢浦大桥的“生命索”,主要用于平衡卢浦大桥主拱所传递的强大水平推力,有约2万吨。然而,饱经多年风霜,用于支撑水平拉索的竖向托架出现易脱空、损坏的情况。项目团队发挥其强大的研发能力,研制出的可调节高度的“马鞍形”托架,由单点接触调整为面接触,显著增加了承重面积,确保竖向托架不脱空,降低了因托架稳定性造成的安全隐患。 

此外,原卢浦大桥施工时检修道采用了完全“封死”的焊接式钢面板,开启较为困难,通过这次维修,对检修步道进行“开启”式改造,为大桥水平拉索的可视化巡检提供便利。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