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2023年07月0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轻人在闵行生活为啥这么“香”

这场调研会告诉你答案

青年报记者 陈嘉音

    调研会现场。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摄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6月29日,团市委一行来到闵行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区、街镇建设试点工作调研会。

闵行区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备,拥有87万名常住青年,如何更好地实现“双向奔赴”?过去几年来,通过一系列暖人心的举措, 例如门槛更低的保租房、从百年老牌轮胎厂“变身”的科创园区、家门口的创新实验室……青年和城区成为了彼此的贡献者和受益者。

一方面,工业老城区蝶变,急需吸引年轻人近悦远来。另一方面,为了让人才安居乐业,闵行团区委聚焦住房、工作、消费、科创四大场景为青年办实事,让青年优先发展理念与城市建设运营理念在融合中逐步深入人心。

青年报记者 陈嘉音

安居

扩大保租房和人才公寓供应规模

打开随申办,选择“我要租房”,列表上年初刚开放的新黄浦·筑梦城吴泾租赁社区成为闵行青年的一大热门选择。

在上海,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位处公司附近、环境宜人、生活便利的房子是“梦中情居”。但能满足这些条件的房源并不多,即便有,房租也不便宜。如今,保租房成了青年们的首选。

“相对公租房来说,保租房门槛更低,”租户小吴告诉记者,公租房需要企业为员工申请,而保租房她只需要出具本地的社保证明,以及名下没有房就可以了,“而且租金比市场低”。

新黄浦实业集团租赁住房营运经理薛礼丽透露,自从今年该项目开放后,房源一直比较紧俏。除去预订的房源,半年来入住率已经到达70%。社区共提供2801套租赁住房,由10栋高层和一个近4000平方米的下沉式商业广场组成。社区内共有7种户型,面积在30~92平方米之间 “小户型更加热门,年轻人普遍喜欢一室户、一室一厅、二室一厅。”薛礼丽表示。

为了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区,闵行区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着力扩大保租房、人才公寓的筹措和供应规模,截至2022年,累计供应保租房3.4万套,累计筹措人才公寓1.6万套。到“十四五”末,预计累计供应保租房6.2万套。累计筹措人才公寓2.73万套。到2023年底,预计新增保租房7000套,人才公寓12000套。

面对如此“天然”的青年阵地,如何服务好青年,成了闵行团区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闵行团区委书记邬洁告诉记者,聚焦传统和租赁房两种居住场景,成立“为了青年大联盟”,以街镇团组织为枢纽,整合多方力量,输送公共服务与政策信息;全区创建并扶持1000个青闵君工作坊社区微治理项目,激励青年参与社会治理;建设20个青春公寓,推出三大青春行动,设置共享药箱、共享雨伞,开办青春集市、青春课程、住委会沙龙,等等,打造服务职业青年新阵地。

乐业

吸引科技企业入驻挖掘人才“宝藏”

在闵行安居之后,第二要考虑的就是“乐业”。一个吸引年轻人的业态是什么样的?来自市科委科普工作处处长何家骥分享了自己曾经的工作经验,那就是提前布局、做好规划。“例如在交通方面,规划好青年需要的停车区域,与共享的停车位。同时利用互联网思维,碎片式地满足青年的各项需求,并且实时更新。”

在本次调研中,科创水街与华谊万创·新所给调研组也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沪闵路1441号,原是上海橡胶工业领先企业大中华正泰橡胶厂厂区,其生产规模曾经达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具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其在2007年搬迁后留下的陈旧工业遗存亟需进行更新改造。

2019年12月,由华谊化工实业、上海万科、闵行弄升三方出资,对大中华正泰橡胶厂进行改造和产业升级。如今,焕然一新的华谊万创·新所聚焦人工智能、新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成为了高标准开放式高新产业科创园区。

“我们主要目标是吸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领域的企业入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华谊万创·新所运营负责人费文文告诉记者,园区充分发挥产学研一体化的溢出功能。周边还有紫竹、马桥人工智能实验区和莲谷等创新创业集聚区,打造产城融合典范。

科创水街项目则位于大零号湾区域科创水街北横泾两侧贯通工程。通过将滨水环境融合进城市空间,链接起沿线住宅区、学校、公园绿地、商务办公等丰富的功能地块,营造宜人、生态的滨水景观带,提供舒适、开放的滨水休闲场所。

“科技创业只有在这里落地生根,才能进而支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做的这些工作,本质上是支持青年人才的发展。”上海零号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刚说。

为了大力挖掘人才“宝藏”,针对园区青年的特点,闵行团区委举办2023年春申金字塔人才(青年创业)选拔计划,遴选20名各行各业青年创业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积极筹办“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单元赛,挖掘更大范围内的青创人才输送到更高平台,造就一支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创业生力军。

创新

聚焦青少年创新原动力培养

作为上海的老工业基地,“四大金刚”为老闵行奠定了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闵行地区曾崛起上海首个工业卫星城。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上海重型机器厂,挺起了新中国的“工业脊梁”。如今,继航天、航空等科技动力之后,信息软件、数字视听、生命科学、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等创新创业型企业和产业,成为闵行强劲的新增长点。

曾创造时代辉煌的老闵行转型“新江川”,成为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和主战场。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培养青少年创新原动力,成了江川路街道团工委工作中一件颇为重要的“大事儿”。

团市委、市服保办正在推动、逐渐兴起的家门口的创新实验室则是他们的突破点。“相对于高校来说,创新实验室更加开放。” 闵行江川路街道团工委负责人滕煜告诉记者。闵行各街镇可以根据区域的产业特点来设置相应的课程活动,“例如华谊居民区是个老社区,有着大量当年的老工程师老工匠,我们可以把他们邀请来指导青少年开展创新实验”。

滕煜介绍,江川路街道计划结合街道正在推进的党群服务站建设,打造4个微型实验室。例如在屋顶实验田中引入“太空育种”的概念,邀请航天149厂和交大的航天航空学院、设计院来提供科普宣传和指导。“我们的目的是为未来培养工程师。”他说。

今年4月刚开业的大零号湾图书馆成了闵行青年必去的热门“打卡点”。6月28日下午,家住附近的小徐带了几本书籍正准备归还。她告诉记者,新图书馆的环境和藏书量都令她耳目一新,“而且停车方便,我开车过来只要十分钟”。

大零号湾图书馆于2023年4月22日正式开馆,是在原江川图书馆的原址上重建的全新馆体,总面积16800平方米,设置了8个借阅区室,容纳有近800个阅览座位,8个特色主题空间,新馆的建成标志着闵行南部首个大型公共文化综合体的落成。全部对外开放,促成阅读与人、艺术与人、文化与人的良性互动。

社区创新书院运营负责人苏莹表示,图书馆是位处“大零号湾”周边的大型文化综合体,是闵行区探索科技+文化的一次全新尝试。不仅是市民“家门口的图书馆”,更为周边学校、企业提供交流创新、共享智慧的优质平台,构筑“知识交流共同体”,赋能“科技创新策源地”。

据了解,闵行团区委开设闵行少先队创新课堂,依托大零号湾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等区域科创资源,成立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闵行分院;依托各镇、街道、工业区属地科创资源,全覆盖成立14个闵行区青少年创新实验室,为区内少先队员定制家门口的科创共享空间,开设创新课程,预计本年度将覆盖区内青少年500余人次。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