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23年06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发好奇心,寻找最会提问的你!

上海启动“天问杯”学生好问题大赛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受访者供图

    “天问杯”学生好问题大赛正式启动。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摄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学习创造的原动力。受访者供图

伤心的泪和幸福的泪味道是一样的吗?铺床的时候为什么有一个鼓包往前走?蚊子飞来飞去为什么不会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会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不少家长都觉得有些烦。但你知道吗,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是一颗颗好奇心。昨天下午,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天问杯”学生好问题大赛正式启动,大赛分为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四个学段赛组。在接下来的5个多月中,将开辟“我来问”赛道和“我来答”赛道,包括金力、刘昌胜、褚君浩等在内的30余名院士大咖将作为科学顾问团成员加持“好问题”大赛。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为什么要办“好问题”大赛?

激发学生好奇心与科学探索实践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学习创造的原动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此次“天问杯”学生好问题大赛设有“我来问”“我来答”双赛道挑战,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科学探索实践,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综合能力。

据介绍,“好问题”系列活动在国内部分区域已试验两年,覆盖50余万名学生,激发并贡献了70余万个问题,一场接一场学生之间的科学大讨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都在做老师出的各种各样的题目,孩子们已经习惯于做题,但是不会问问题已成为很多孩子的通病。所以我们就想,如果能把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出来,让孩子自己能够发现问题,并且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对于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说,基于这样的考虑,就想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平台,让孩子提问,让他们在问题的背景下不断思考、观察、探索、实践,从而能够培养一代对于科学具有真正的执着精神、具有好奇心、具有原始想象力的科学家,“这是我们设计‘好问题’大赛的初衷。”

而之所以命名为“天问杯”,也有多层含义。“第一,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天天问问题;第二,我们希望天下的孩子能够一起来问问题;第三,希望孩子们问问题的时候不要有条条框框的束缚,能够天马行空地问。”张治说,“天问”一词取自伟大诗人屈原的名作《天问》,这个作品一共1560字,涉及了173个问题,这些问题其实是指引很多科学进步和对人类社会命运思考的一个起点,“我们也希望孩子们能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学会问问题,善于问问题。”

什么问题是“好问题”?

有意义的问题就是好问题

举办“好问题”大赛,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呢?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姜雪峰看来,什么样的问题都是好问题,因为提问题的过程就已经启动了自我主动学习的启动键。“实际上,在问问题的过程中,其实已经不断在设置你自己去探寻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预设,这个过程是极其珍贵的,它代表着你已经开始架构走往通向未知领域的桥梁和道路,所以我觉得每一个问题都很重要,每一个问题都不会像表面上看得那么幼稚、浅显。”姜雪峰说,认知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每一次感觉都像绕回了原点,但其实每一次的高度都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都很珍贵,都是他们走向人生成熟、发展、前进道路起始点。

“一句话来回答,好问题就是有意义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院长褚君浩说,有的问题意义很深刻,有的问题意义一般,怎么算是有意义的问题呢?一般从几方面考虑,一是知识性的问题,这类问题产生是因为知识还没学到,知识类问题可以启发孩子去学习;二是探索性的问题,比如蚊子为什么飞来飞去不会撞,就是探索性的问题;三是应用导向的问题,就是把事情做得更好、让功能更强的问题。

会提问,有多重要?

能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创造力

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是B站2022年度百大UP主,被很多粉丝亲切地称为“吴姥姥”,在“好问题”大赛大咖面对面环节,上海市民办交华中学学生庞加椅贝作为粉丝向她提出了问题:“粉丝们肯定向您提出过各种问题,其中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好问题?”

对此,吴於人坦言,很多粉丝的问题都让自己感到欣慰,“很多孩子甚至是年轻人,他们会在生活中观察、发现问题,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比如,有的人关门,发现窗户开着还是关着这个门的表现是不一样的;还有四岁的小孩看到爸爸铺床单,就发现为什么有一个鼓包在前面走;还有的在往水里滴水的时候,发现有气泡产生。他们在生活中、游戏时都会发现问题,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吴於人说,还有很多人经常联想,看到天上地下特别的事情就不断联想,这也是很好的现象,“我觉得‘好问题’大赛可以让这些问题再孵化、再深刻,从而得到更多更好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蔡龙昊同学获得过2018年好问题征集活动一等奖,他坦言,那次经历对他最大的影响就是培养了自己的一种问题意识,“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让我知道了在提问时脑袋里究竟在想些什么。”蔡龙昊说,进入高中、大学阶段后,不可避免要用论文写作开展课题的研究,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而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开展研究之前,必须要搞清楚到底在研究什么问题。“好问题征集活动培养了我的问题意识,更激发了我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我相信‘好问题’大赛会激发更多孩子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相关链接]

学研中心成立 助力解决难题

昨天下午,上海市教委与宝山区政府共建成立“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以学习科学研究为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为重点,探索未来学校新图景、未来学习新样态,为全市“未来学习样态与学习发展”提供方向性研究。

聚焦学习者的学习,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价值共识。让孩子们乐学、爱学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在人类迈进人工智能时代,加快研究“人是怎么学习的”及“未来我们该怎么学”,是国际人才竞争的先手棋。学研中心将试点探索基础教育从“教研”为重转变为“教研”“学研”并重的工作机制,转变“重教轻学”的传统观念,以学习科学研究为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为重点,为全市“未来学习样态与学习发展”提供方向性研究。中心依托市教委专业引领和宝山区政策支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头部企业等合作,深入开展未来学习、未来课程、未来学校的研究、实践与推广,深化推进问题化学习、学生好问题大赛、心育大健康、未来学校联盟、区域教育大脑等项目建设,通过市区联合建设“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建设“创新研究、应用推广、交流合作”为一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集成创新基地,努力开辟教育研究的新路径,重塑教育发展新优势。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