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2023年06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高校邀青年学子讲述身边的强国实践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孙都 吴语桐

    华东师大主题教育系列微视频《强国目标是什么》。

    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孙都 吴语桐

本报讯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青年一代使命在肩,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奋斗,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青春之我助力科技强国。”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22级自然地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李喆,结合自己参加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经历,阐释自己对建设海洋强国的理解。这是华东师大主题教育系列微视频《强国目标是什么》中的一集。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华东师大党委宣传部策划拍摄制作了《强国目标是什么》,13集主题教育系列微视频通过13位专家学者的理论阐释、朋辈青年的实践讲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多学科专家助力

理论宣讲有高度

华东师大主题教育系列微视频《强国目标是什么》,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科技强国、网络强国、农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十三个强国目标为切入点,以把握精神实质为立足点,邀请教授们进行解读。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之大计。”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谈及人才强国时表示,要破立兼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制度活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制度体系。

“中国要走向制造强国,其本质就是要让中国的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保持领先与突破。”软件工程学院执行院长蒲戈光教授在阐述制造强国时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就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

“只有文化真正强起来了,才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红娟教授围绕国家之魂,对文化强国进行了解读。

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各自研究的视角出发,抓住强国目标的基本内涵与价值意蕴,深度、透彻地进行阐释分析,充分调动起读者共鸣。

推动实践支撑理论宣讲显温度

以多维主体为支撑点,除专家学者外,系列微视频还邀请了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等院系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让一个个青春面庞在镜头前讲述身边的强国实践。

地理科学学院2022级自然地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李喆结合自己参加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经历,阐释了自己对建设海洋强国的理解。生命科学学院、孟宪承书院2019级的木合迪斯同学则动情地讲述了交通强国带给家乡发展的变化。

青年学生们结合自身的感悟,通过朴素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深邃的思想内涵与青春的话语体系相结合,真情实感又有声有色地讲述师大故事、中国风貌。

这一系列微视频特邀设计学院师生团队担纲制作,以创新理论宣讲为着力点,以平均每集两分钟的视频体量,契合当下师生和大众的信息接收模式,实现时时可学、学有所得,使主题教育既能“面对面”也能“屏对屏”。

系列微视频上线一个月来,累计观看量逾66万。华东师大还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不断深化主题教育理论研究阐释。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