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问政

上一版  下一版   

 

2023年06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华东政法大学:从“建筑可阅读”入手

打造实景思政课和行走的团课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华政师生在“国保级”建筑前上实景思政课。受访者供图

坐落在万航渡路1575号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作为上海城市史上最早的大学校园,拥有与苏州河美景相得益彰的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深深镌刻着百年近代高等教育和70余年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印记。边调研、边整改、边提升、边实践,华东政法大学在主题教育中结合调研需求,不断优化调整,从“建筑可阅读”入手,孵化出一堂堂直抵人心的“苏河明珠”沉浸式实景思政课和行走的团课。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又一栋“国保级”建筑完成修缮启用

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的百年校园内,在“恢复原貌、修旧如故”的“六三楼”前,“苏河明珠”沉浸式实景思政课带着师生重回风云岁月。

时空交错,历史重现。就在这里,1925年5月底,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发生,中国籍教授钱基博、孟宪承等在圣约翰大学斐蔚堂前据理力争,支持学生爱国运动。6月3日,学生们在楼外公开向死难者致哀,再遭校方强行阻挠。由此,500余名学生宣誓与约大脱离关系,师生在社会资助下创办光华大学。上海解放后,斐蔚堂改名“六三楼”。

如今的“六三楼”,是长宁校区27栋“国保级”历史建筑之一,成为继格致楼、河湾八栋楼之后,学校修缮的第十栋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建筑单体。自2021年7月底获得施工许可后,历经240个日夜,包括因疫情防控停工的128天,这座始建于1939年的老楼终于在最近迎来新生。在这栋“国保级”建筑完成修缮启用之时,学校专门开展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传承华政红色故事”主题教育。

“这些老建筑的每块砖瓦、每片斑驳都承载着鲜活的红色记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脉,镌刻着百年近代高等教育和七十年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印记,更代表一个学校的精神品格。”校党委书记郭为禄深情地说。学校将力争分批次完成长宁校区文保建筑高标准修缮工作的同时,对非文保的其他既有建筑适时实施维修工作,并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对滨河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将上海城市史上最早的大学校园真正变为沿河开放共享的最美校园。

对华政来说,立足“大学开放与城市文化之间关系”的高度保护修缮老建筑,并不仅仅面向校内师生,更是把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和学校事业发展、“一江一河”两岸贯通工程结合起来,使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城市更新有机融合、互相促进,既彰显学校把自身发展融入城市建设的责任与担当,也在融入上海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为学校发展赢得更大空间。

邀公众共同体验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让师生“动”起来,让历史“活”起来,“建筑可阅读”的打开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立足城市更新、校园发展理念,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进行修缮复原,“国保级”建筑不仅传承了历史文化根脉,更塑造出新功能,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经过三轮迭代,“苏河明珠”沉浸式实景思政课孵化而出。课程共七幕,包括孙中山发表“民主国家,教育为本”演讲(40号楼),圣约翰大学师生爱国壮举(六三楼),圣约翰大学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六三楼),上海解放前牺牲的最后一名中共地下党员、制定入城纪律(四号楼),守住人民的心(交谊楼),传承“帐篷精神”、强国复兴有我(大草坪),百年校园融入滨河空间(苏河步道)。课程在多栋历史建筑之间移步换景,穿越1913年开始的百年风云,让人身临其境沉浸式体验红色故事、红色基因、红色文脉。

在课程设计中,师生们还加入了不少“巧思”,从发放的第一张“百年时光旅行者”邀请函开始,就让观众陷入“时空穿越”的“深度沉浸”。同学们一边在校园里演出,一边在切换场景的过程中,还不忘给观众发放一张华政录取通知书、一份写了解放军入城三大纪律的革命军人手册等。

长宁校区交谊楼被称为“解放上海第一宿营地”,在这栋建筑前饰演陈毅的王许哲同学说:“将戏剧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借助学校优质红色资源的课程,让我受益良多。我不仅在这里做戏剧表演、编剧,导演能力也得到锻炼,也在参演过程中真听真感受,更加深刻感悟到红色精神。”

课程实现了红色文化与思政教学的充分融合,不仅让更多“学习者”熟悉历史、重温历史,也激发了“师者”的爱国爱校情怀。传播学院李欢老师说,沉浸式思政课给师生提供了与历史对话、与先贤对话的机会,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双向互动”。

记者最新获悉,课程将融入学校主题文化路线,将轮流组织辅导员与学生授课和听讲,在今年暑假过后,还将逐步向市民和各级党组织支部活动开放预约,带给观众独一无二的红色之旅新体验。

在校团委层面,目前正持续通过举办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将主题教育有温度地融入青年学习生活“朋友圈”,有特色地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共同体”,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华政长宁校区专属的“行走的团课”已经从5月起接受预约,由团员青年讲解解放上海第一宿营地、复校后草坪上凝聚起的帐篷精神等历史故事,并游览苏河步道华政段思孟堂等“一带十景”,使参观者从华政校园百年历史变迁中感受上海城市发展进程,深刻了解在苏州河“怀抱”中的校园打开校门全面开放背后的故事。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