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文化

上一版   

 

2023年03月2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中外学者在沪探讨博物馆“去殖民化”新见解

中国非法流失文物“回家”之路还有多远?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出自唐朝的“鸿胪井刻石”,曾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块唐碑,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20世纪初,这块刻石被作为战利品运至日本,自此远离故土。本周,在上海大学举办的“博物馆、去殖民化、文物返还:全球对话”专家研讨会上,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国际博物馆协会研究与交流中心管委会副主席、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主任段勇“抛出”此例,并表示,希望能通过大会让更多人关注并继续推进对这件中国流失文物的追索返还。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这一为期两天的跨地域、跨文化学术研讨会,由国际博物馆协会和上海大学共同主办,国际博物馆协会研究与交流中心和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两个专业智库承办,吸引了近60位来自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文博界、国内部分博物馆的嘉宾和专家学者参加。立足于这样的规模和影响力,是段勇在研讨会公开提出“鸿胪井刻石”的原因。

中国从1840年以后经历过三次较大的文物流失高潮。“我个人研究发现,海外公共机构和私人收藏的中国文物超过了1500万件,其中约10%是非法流失文物,大概约有150万件。”段勇告诉记者。他还特别强调,很多人以为海外文物都属于非法流失文物,这是一种误解。“其中绝大部分是合法正当的,比如通过正常的贸易等获得。但150万的非法流失文物数量,也已经非常巨大了。”

对于非法流失文物,目前的回归途径主要有三类。一类是购回,正如大家较为熟知的圆明园兽首。一类是捐回,不少海外爱国华侨华人、国际友好人士以及外国政府和博物馆都有类似捐回案例,目前回归文物中最大多数是这种情况。第三种就是追索返还。“这是最符合国际公约精神的。”段勇表示。

但国际公约也有限制,“在追索返还方面主要依据1970年和1995年公布的两个国际公约,对文物的追索返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有三个明显的局限性。”段勇告诉记者,第一就是对公约签署以前发生的事情没有追溯力。“这对中国流失文物追索方面局限就比较大,因为我们大多数是在这之前流失的。”第二是只有签约国才受约束,一些特别重要的文物收藏国并未签署公约。第三是对于无偿归还流失文物有一个非常苛刻的条件:必须证明这个文物对国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才支持返还。

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中国目前已经与20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协议或谅解备忘录,发现流失文物双方主动互相告知,证明非法即无偿返还,这种方法可以弥补一些国际公约的局限性。“这也说明了,维护良好的国际关系和达成国际共识,对于追索返还流失文物具有积极作用。此次上海大学能作为东道主,与国际博协联合召开这样一次国际性会议,因此也显得更有意义。”段勇向记者表示。

这10年来的舆论关注下,国际社会更加聚焦的还是殖民背景导致的非法流失文物,但中国文物大量流失的社会背景,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他也希望能通过大会,推进国际社会对于半殖民文物追索返还的关注。“鸿胪井刻石”的追索正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希望在会上提出之后,唤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继续推进这件文物能回家。”段勇表示。

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则表示,去殖民化设想下的博物馆是充满合作、对话、兼容并蓄的,在他看来,本次研讨会将会在对话、交流、协商的氛围下,在博物馆去殖民立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以及文物返还等议题上做出学术贡献。上海大学在未来也将与世界各大博物馆、高校及科研院所一起努力,开展更多跨学科、跨文化、跨地域的博物馆战略研究和实践共享,从而以国际视野推动学科创新与行业发展。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