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企业家(上海)交流活动13日在沪举行,两岸百余位嘉宾和青年企业家聚焦“共享新机遇 共创新未来”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话加强交流合作。 此次活动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国民党青工总会指导,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和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青年委员会、“三三会”青年企业家委员会共同主办。 两岸嘉宾围绕“沪台重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目标”“沪台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沪台产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和规划”等议题分享观点,并与现场企业家代表交流互动。 与会嘉宾认为,上海与台湾渊源深厚、交往密切,两地企业合作基础好,携手发展拓展空间大,两岸青年企业家应成为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力军。 与会两岸青年企业家也纷纷表示,广大台胞台青台企将把握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结合各自产业优势,积极参与高质量发展,实现自身目标,为两岸经贸融合与人才交往注入“青春力量”。 据新华社电 记者连线 加强交流 沟通好了很多误会就不存在了 上海根莱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家怡是在上海打拼的一位台商,她坦言,参加此次两岸青年企业家交流活动自己非常开心,“感觉很亲切,因为疫情,我有三年没回去(台湾)了,希望今年能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史家怡介绍说,自己的公司是做大健康食品的,过去三年,企业有20%-30%的增长,尤其是去年,大健康食品的成长性保持在10%-15%的趋势,“(疫情)放开之后,我们更是看好未来大健康市场的发展,大家会更注重身体机能、免疫力的提升以及身体健康等,所以我们去年也一直不断在投入研发。”史家怡透露,未来公司会跟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一起进行人才实践基地、产学研的落地,把实验的成果转换成市面上消费者能够消费的产品。 在对未来产业发展充满信心的同时,史家怡也更加重视两岸之间的交流。她表示,今年预计每个月都会举办一些交流活动,“下半旬可能会举办一个台湾学生来上海实习五个月的活动,5、6月份计划带上海的青年企业家到台湾做一个互动活动。”史家怡说,台湾有很好的医疗旅游产业,希望大陆的青年企业家能到台湾感受一下,同时,台湾也有很多年轻人想来大陆就业、创业,自己也愿意为他们搭建桥梁,“今天的交流活动上,我们听到了很多高科技产业或生物医药产业的创始人分享两岸的产业机会,这会让大陆的年轻人和想要来大陆就业、创业的台湾年轻人有更全面的认识。如果一个台湾企业想要来大陆发展,我觉得第一站到上海是非常理想的,因为这里具有非常多元的人才,政府的政策支持都会落地,资本市场也非常活跃,企业是非常有机会在上海做大做强的。” 上海冠军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江锡毅也认为两岸加强交流非常重要,“很多台湾青年想在台湾做抖音、做直播,要进入这个市场,就必须要先了解大陆,不来怎么了解呢?不管怎样应该先沟通,过来了解了,才有机会去创业、发展。”江锡毅坦言,作为上海市台协副会长,他非常鼓励台湾青年多到大陆看看,“多沟通交到好朋友,形成‘革命情感’以后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打个比方,如果他们对大陆有误会,直接打个电话给大陆的朋友询问,事情就解决了,有时候,有朋友很多误会就不存在了。” 江锡毅希望两岸交流的便利性再加大一点,费用再降低一点,比如机票费用再降低一点,台湾年轻人可能就更容易到大陆来,“我认识的年轻人中,很多都希望到大陆发展、寻找机会,但是大家对很多信息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年轻人过来,家长会担心,怎么样让家长不担心,就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协作共荣 彼此都能寻找到共富的途径 上海与台湾各界有深厚的渊源关系。两岸开启往来之后,探亲潮、旅游潮、投资潮一波波接踵而来,上海成为两岸人员往来的先行地、两岸人文交流的示范地,也是两岸经贸合作的聚集地。2022年,上海新增台资企业817家,累计台资企业1.8万家。台资在沪投资企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十四五”三大先导产业中,台资集成电路产业企业173家,台资生物医药企业56家。 此次两岸青年企业家交流活动,也让青年企业家们看到了两岸在产业协作方面的巨大机遇。 “在整个现代型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是大家共荣、互通、协作才能走到更高的一个局面。”上海市茂晟康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首席科学家、市青联常委姜雪峰认为,大陆和台湾之间血浓于水的情感也好,产业上的紧密度也好,都是与生俱来的,可以说是共担着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和金融引擎及产业引擎,“今天的交流活动,意味着因为疫情按下的两岸交流的暂停键解除了,大家可以共同前进,共同协作、融合、发展,奔赴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觉得这是让我们每个青年人都热血沸腾的点,也希望把这种热血沸腾的情绪融入到我们每一个产业的细节、每一个合作的环节、每一个科技与产业创新的维度上,让我们的人才、经济、金融发展的市场协作度上进一步加深,让我们彼此都能寻找到共富的途径。” 伊尔庚(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市青企协理事张莉也在交流活动中看到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机遇,她坦言,听完两岸青年企业家的交流,自己的认知大大开拓了。“通过这次交流,我发现其实(两岸)可以有很多合作,比如再生医疗板块,疫情过后大家都共同关注大健康,上海的人口老龄化数据和台湾的老龄化数据也是比较接近的,人口结构在接近过程中,无论是产业数字化转型,还是大健康产业需要去发展,从产业背后来说有很多的机会,包括在人才方面,如何配合人口结构、城市的精细化管理,这方面大家的需求是非常相似的,所以配套的产业也好、人才建设也好,包括政策的支持,都应该是共荣共通的。”在张莉看来,在同根同源的文化以及社会背景下,能够展开的合作非常多,“对我们企业来讲,也有一些新的方向,我们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在环境治理领域去帮助台湾企业在大陆减少环境治理成本,更要在数字环境、环境类人才等方面积极做一些数字化探索,这也是对我们上海青年企业家提出来的一个产业发展方向。”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