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文化

上一版   

 

2022年09月1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用音乐丰富新时代“山海情”

青年报记者 陈宏

    由上海音乐学院打造的大型交响音乐会在宁夏大剧院上演。受访者供图

奔腾激扬的《红旗颂》、大气磅礴的《黄河》、婉转迤逦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连日来,由上海音乐学院打造的大型交响音乐会在贺兰山下的宁夏大剧院圆满上演。这是上音用音乐服务社会、文化润边的又一大动作,是新时代“山海情”的丰富和延续。

青年报记者 陈宏

艺术助力宁夏发展

从9月6日起至昨天,上海音乐学院组团赴宁夏,特地为当地带来“贺兰山葡萄酒之夜”系列音乐会的高水平艺术演出。

开幕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周珂副教授指挥,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倾情演出,音乐会的选曲也是精心策划。其中,包括了“上音人红色三部曲”——由上音杰出校友、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七一勋章”的获得者吕其明先生创作的《红旗颂》,由上音知名校友、钢琴家殷承宗、储望华等根据曾就读国立音乐院(今上海音乐学院)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改编创作的《黄河》钢琴协奏曲(钢琴独奏:解静娴),由何占豪、陈钢主创,上音人“联合大作业”推出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独奏:王之炅)等经典音乐作品,充分体现出上音持续深耕红色音乐文化传承事业的服务担当。

本场亦有展现宁夏本土风情文化的《美酒飘香贺兰山》(演唱:陈阳),同时,还有管弦乐《炎黄风情》选段,特别挑选了既有北方地区风格曲调的对花,又有江南缠绵吴语的紫竹调,脍炙人口、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民歌旋律用西洋管弦器乐表现,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欢迎——最后一首曲目结束后,乐团又带来了特地为这场音乐会安排的返场曲目《火车头托卡塔》,更是把音乐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希望上海宁夏和着火车的滚滚车轮声,奔向明天美好的生活。

“行走的音乐思政”

在宁夏演出期间,上音学子一行还特意前往“闽宁镇脱贫攻坚教育基地”——闽宁镇镇史馆(又称为闽宁镇扶贫协作展示馆)进行参观学习,开展“行走的音乐思政”课程。去年大热的电视剧《山海情》,让很多师生都了解到了闽宁红色文化和区域合作、结对帮扶发展的“闽宁模式”,了解了我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奋斗史,而这次演出和“行走的音乐思政”,更让新时代上音青年了解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去年,上音与宁夏就已经成功牵手,在上音歌剧院为参会的海内外嘉宾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云上音乐会。为响应国家文化润边的建设号召,进一步增进上音与宁夏人民的情义。在上音党委的领导下,今年8月,我们赴宁夏银川学习考察,传承闽宁红色文化、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签订了5年的战略协议,开启了上音践行人才培养宗旨、承担社会服务责任、拓展对外合作范围的新一轮发展举措。”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说。

他表示,打造顶级文化标识是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宁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从祭祀用的乐器到著名胡旋舞,再到琵琶、胡笳、芦管、羌笛等乐器盛行……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厚重的历史积淀,都令宁夏音乐文化魅力无限,可以作为代表中国的音乐文化标识之一。而作为中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和孵化器,成立于1927年的上音,本次合作包括建立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创作采风基地,根据相关政策为宁夏少数民族音乐人才提供培训和学习深造机会等。

近年来,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青海果洛、贵州遵义等地,上音在其中承担着“双一流”高校的使命担当,以文化助力产业转型,开展各类校地合作,助力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和保护传统音乐文化,开展人才培养工程,助力各地产业转型。上音党委书记徐旭指出,上音充分认识到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既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能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鲜活的历史文化资源。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