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09月1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青年法医带出攻坚团队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从入警之初的懵懂,到成为法医物证鉴定专家,历经8年的历练,杨帆成为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生物物证现场勘查提取和实验室检验鉴定骨干,带出一支有战斗力、创造力的攻坚团队,并主动承担了市科委重点科研项目,获评“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通过物证“说话”

在刑侦这一领域有句经典台词,“案发现场会讲话”。但对于初入行的新人刑警而言,如何将学术知识与专业相结合颇具挑战。2014年,杨帆从中国公安大学法医物证学硕士毕业,来到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从事生物物证现场勘查提取和实验室检验鉴定工作。“从校园时期的实验室科研,到工作后的实战工作有很大的差异。以前在校园里很多是按部就班的步骤,但是在重案现场需要快速提取物证和取样,临机应变和快速得出结论的能力。刚入职的时候,我就跟着前辈学习,两年后我逐渐在实践中琢磨出一套提取物证的方式。”

对于取证新手,摆在眼前的难关,往往还有适应恶劣的取样环境。当遇到闷热的夏天,一场暴雨席卷树林,在需要取证的物证周围时常出现一团团缓缓蠕动的蛆。对于这样的心理挑战,杨帆只得咬咬牙,“身为一名刑警,这是最初必须要克服的。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耐受力就提高了很多。”除了取证环境恶劣,杨帆还时常遇到难以取证的情况。因为案发时间长远,又或是在水中侵泡多时,往往不易提取物证。“提取生物物证就是要有恒心,充满信心。我记得,有次为了提取生物物证,我把相关物证切断成50个小段,一段段提取,最终在两个小段中提取到有效生物物证。”

助力破案35起

从警8年来,杨帆用自己的双手、坚定的信念以及专业判断,凭借生物物证鉴定拨开重重迷雾,锁定真凶。工作多年,杨帆总是认真对待每一宗案件,仔细检测每一份物证,参与经手检验的生物物证超过1万件,还为2000多起刑事案件提供关键破案线索。此外,通过固化“技术导航、侦查排摸、技术认定”工作模式,创新运用生物物证新技术检验比对手段,直接助力破获疑难命案积案35起。

2021年,在参与打击破案的同时,杨帆带领团队致力于涉拐妇女儿童、流浪迷失人员的亲缘关系认定,建立健全“快速检验、即时入库、循环比对”工作机制,为118个失散家庭重新团圆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多年来,杨帆始终注重生物物证技术的科研创新,在工作中带出一支有战斗力、创造力的攻坚团队,主动承担了市科委重点科研项目,持续推动生物物证技术迭代升级,更好地助力破案、服务社会民生。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