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08月1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上海女孩迷恋古文字并坚定报考

华东师大今年上海首封录取通知书被她签收了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金亚珺

    王欣雨参加文艺演出。本版均据受访者供图

今年,上海首位收到华东师大录取通知书的考生是市西中学的王欣雨同学,她被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专业强基计划录取。在外界看来,古文字学属冷门绝学,她却何其坚定。

“如果古文字是探求文明伊始的船票,那么我选择它作为毕生求索的专业,就是登上船,在历史的长河里追溯源头。我希望能在此过程中夯实基础,不断深入,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四年,最终成长为一名有人文关怀的古文字学者。”王欣雨说。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金亚珺

她说古文字很美妙

古文字的知识系统是以“字”为基本单位的,“一个汉字就是一部文化史”。因其知识系统与传习方式的特殊性,在外界看来,古文字学又是“冷门绝学”。

今年4月,华东师大发布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王欣雨一看,文科组的古文字学正是自己心之向往的专业,就坚定地报考了。

这并不是一时兴起。原来,王欣雨的妈妈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从小在她的熏陶下,王欣雨逐步养成了广泛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尤其我记得初中时候,我母亲带着我阅读许慎的《说文解字》,虽然古文字是枯燥的,但母亲就像领路人一般,陪我一起了解其中的美妙,这让我渐渐对古文字产生兴趣。”

其实,古文字所携带的海量信息,规定了这门专业基础积累的厚度,也是古文字人才培养的关键。古文字是上古人类行为的遗迹,因此这又是一门“功夫在字外”的学问。

王欣雨喜欢逛博物馆,在文物古籍中探寻古文字的秘密。直到今日,她依然记得小学时候,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的一场甲骨之约展览,令她印象深刻。在她眼里,甲骨文记载着过去书本上从未阅读过的历史真相,“以当代青年的视角研究纵观千年的甲骨文文化,不仅可以使龟甲重新获得生命,还能让人文精神和民族自信凝固为永恒。”

她还提到,几年前,无意间在微博上看到华东师大发布智能文字识别系统“商周金文智能镜”,“那时候就觉得华东师大的学术氛围和教学团队和我是很契合的”。

在这样的“双向奔赴”下,王欣雨逐步坚定梦想,以华东师大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专业作为求学之路上的新起点。在确认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后,王欣雨在朋友圈写下“ECNU,是起点,是归宿”,期待开启新的人生之旅。

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的古文字,在数字时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字化时代的古文字学,已经为青年人推开传统的‘冷门’,提供了发明创新的无限机遇,同时也急需在数字时代长大的青年学子赓续‘绝学’,注入新时代的青春活力。”华东师大终身教授、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副主任刘志基说。

据介绍,随着2020年首批“强基计划”的落地,“古文字学”作为华东师大中文系本科的一个专业方向,推出了以古文字学和出土文献为核心,以中国古典文献学和古代文学为两翼,注重古文字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全新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具备国际学术视野的古文字学优秀后备人才。

华东师大通过优化培养方式吸引年轻力量,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体现出学校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的高度重视。

华东师大古文字学专业以已有的古文字智能图像识别系统和古文字网络数据库为基础,进一步打造古文字学强基计划的助学利器,让这些有志于从事“绝学”研究的年轻人,获得最现代化的古文字学习方法,通晓古文字之绝妙。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