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01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盛寅斌:“身勤”“心勤”,甘做螺丝钉

做企业的倾听者和“店小二”

    盛寅斌把自己比作企业的“店小二”。 青年报记者 施剑平 摄

“我的工作性质有点‘跨界’,既要在一线服务,又要做好后勤保障。”对于上海漕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盛寅斌来说,做前端服务时要求他面面俱到,而后勤工作又需要他细致入微。如何能做到两者兼备?盛寅斌把自己比作“店小二”,既要“身勤”,也要“心勤”。

青年报记者 蔡娴

编者按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作为这座城市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上海青年正在成为砥砺奋进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为选树青年典型,由青年报社策划主办的上海一线青年新榜样推选展示活动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充分展现新时代奋斗在一线岗位的青年人物有作为、敢担当的榜样精神,引导更多同龄人从中领悟和学习。

今天我们所展示的人物是上海漕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盛寅斌。

“缓解企业发展的资金压力以及加快兑现速度,比如以往可能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到账的,就缩短到三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

盛寅斌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漕开发功能区税收分析、专项扶持政策对接、产业政策研究、对外宣传推介和户管企业服务等,与部门同事一同为功能区招商服务主业做好政策支撑与保障。听他对工作侃侃而谈时,你会觉得他对自己的工作了如指掌,总能轻松应对。所在区域经济体量持续增长,今年更是多次指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幅。除了这份成绩单,盛寅斌还要结合疫苗接种动员、税收波动排摸、人才服务等专项工作,加强与企业的日常沟通,及时掌握、协调企业诉求,密切联系集团及委办局,妥善为企业协调环评、广告发布、劳动用工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并为企业整改、合规经营提供专业指导。

政策对企业生根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十分重要,因此,盛寅斌会跨前梳理企业政策到期情况,及时跟进招商项目政策需求情况,并配合公司领导落实政策匹配及保障,有侧重、有计划地开展对接工作。

尤其疫情期间,原本的纳税大户企业,业务无法正常开展,面临生存危机。盛寅斌及时与区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为部分重点企业争取到扶持力度更大的过渡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我们积极与区产业部门进行协调,在严格贯彻本区政策的前提下,进行一些突破,在政策供给上效用最大化,缓解企业发展的资金压力以及加快兑现速度,比如以往可能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到账的,就缩短到三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盛寅斌说,这项工作的推进较为务实,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善做企业的倾听者,服务的“店小二”,对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格外上心。

“每年都会有很多优质的项目引进来,我们会按照企业的需求,帮助他们在政策上、服务上,量身定制一些个性化的内容。”盛寅斌会结合企业的不同需求,给出政策服务方案,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实现全流程服务。

“比方说,有些企业前期的成本压力比较大,但考虑到企业比较优质,我们可以在起步阶段协调资金支持;如果企业已经初具规模了,有人才、住房、落户等方面的需求,我们也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资源协调和对接。”盛寅斌善做企业的倾听者,服务的“店小二”,对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格外上心,如企业提出新政解读、委办沟通、场地扩租等各类问题,他总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设法为企业解决或给出建议,面对自身无法协调处理的诉求,第一时间汇报请示,给出企业反馈。

今年,盛寅斌通过政策引导,共对接政策需求企业100余家,已协助引入了11家优质企业入驻徐汇漕开发,助力多家存量深耕发展,区域经济贡献明显增加。同时,他通过政策供给,缓解了部分企业现金流紧张的实际困难,增强了企业在徐汇稳商的信心。

盛寅斌高度重视与户管企业的黏合度,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他力求成为资讯的传播者,服务的有心人,结合“冬送暖”、“夏送凉”、政策兑现等契机,与户管企业保持着紧密沟通,将区域优质的政策、服务、资源推介给需要的企业。

对于税收百万以上企业,盛寅斌一年至少要走访两次,“一是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对区域经济有初步掌握,另一个是了解企业的需要,妥善解决企业的诉求。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个闭环,不会让企业的事情有头没有尾”。他在走访企业、服务企业的同时,不断谋求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机会,取得成效,户管企业税收增长稳定。

“用最贴心的的服务涵盖企业完整的一个生命周期,这也是团队明年计划的重点工作。”

据盛寅斌介绍,目前徐汇区引入了一种新的招商机制叫“两翼一体”,通过与街道加强合作,增加资源对接,“我们与街道加强配合,让他们的政府资源,与我们的市场灵活度形成合力。这样一来,在企业服务方面就能更加灵活,同时也实现了服务的延展。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市场化的购买服务方式,给企业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针对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和不同的阶段,盛寅斌和团队也会为他们提供支撑助力。“我们对初创期企业前期的建章立制,或是财务、人事进行一些比较基础的理论培训;到成长期则会举办一些高管沙龙,帮助企业在业务上拓展圈子;再到破茧期,有些企业有上市需求,我们可以帮忙对接区里的金融服务机构,为他们提供与上市相关的辅导和培训。”盛寅斌说,“这样一来,就可以涵盖企业完整的一个生命周期,这也是团队明年计划的重点工作。”

此外,为了加强对公司企业服务的宣传、经验总结,打通重要事项的常态化报送渠道,盛寅斌还为公司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设立企业服务专报,每月做好企业服务专报的撰写、整理与润色,突出“招大引强”进展、企业服务情况、公司发展动态及工作亮点,并实时关注新政的出台,将前沿政策资讯及申报指南及时发布推文,帮助区域内的企业尽可能多地享受到政策红利,了解徐汇不断优化升级的营商环境。

对话

我只是一颗螺丝钉

青年报:你的工作需要付出很大的心力,不论哪是前端还是后台都要顾及,这份工作给你带来了那些变化?

盛寅斌:做这份工作需要面对的企业特别多,来自各行各业。以前,我从来没想过企业的诉求原来如此多样化,也不太了解不同类型企业的核心诉求是什么。但做了这份工作以后,首先自己的眼界打开了,服务意识也更强了。我们区域有近4000家企业,这么多企业,这么多不同的诉求,我通过不断地历练,慢慢对企业的诉求也能做到有效的倾听,不会像以前那么急躁。在这方面,我的成长是挺大的。

青年报:对于今后的工作是如何谋划的?

盛寅斌: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我只是其中的一颗螺丝钉,绝对不是唯一的。其实对我来说,这更多的是一种鞭策和勉励,希望以后在企业服务上或是在工作创新上,也更加的严要求,带好自己的团队。我觉得,很多的工作都需要凝聚我们团队的合力,要团结我们公司的伙伴和部门的伙伴,共同协作。当然,我们还要具备四大意识,在观念上、步调上进行统一,产生凝聚力,带动大家形成工作合力来做好这份工作。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