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01月0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85后书记成了小区居民“自家人”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尹晓芸在和社区老人唠家常。受访者供图

老小区、老房子、老年人、老观念……

打浦桥街道一些老旧居民区,几乎可以用这样一连串的“老”来概括,如何让这些社区拥有新的活力,对于街道来说是一道难题。打浦桥街道有意识培养社区工作的年轻力量,引导他们发挥年轻人的特点,让青年思维向社区工作渗透,培养年轻干部,焕新老旧小区。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85后的蒙西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尹晓芸在居民区干的第一件事,是每天去敲一位独居老人的门。她接手的那个块里有一位独居老人,性格较为孤僻,一开始尹晓芸去敲门他不应,从猫眼中看着她在门外站五分钟、十分钟。年复一年,风雨无阻,老人终于被感动了,从回应,到打开一条门缝,最后终于走出来跟尹晓芸讲话了,偶尔也会走到弄堂里晒晒太阳,脸上有了笑容。后来,这位老人对尹晓芸说:你这样关心我,我也蛮感动的,你一个小姑娘,大学毕业,这么有耐心,真的很不容易。

尹晓芸所在的蒙西小区是一个老小区,1416户,2950位居民,其中一千多位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些数字尹晓芸如数家珍。数字的背后,则是年久失修的老楼,居民家里的杂物会在楼道里随意堆放影响行走,家住6、7层的老年人上下不易。

尹晓芸跟几位楼组长讨论,希望能推动楼道微更新,改善楼内环境。她把方案报给街道,经批准,他们率先开始实施楼道微更新。有新的点子,居民们也很配合,通过大扫除将楼道堆物清理了出来。设计团队在楼道内设计了各种温馨的细节,居民们也把自己拍摄的邻里照片贴上了墙。楼梯转角处有了供老人休憩的椅子,楼道内环境焕然一新,楼道微更新成为老居民区环境整治的重要经验。楼道微更新成功后,他们又请设计师在弄堂的部分墙面上画墙画,美化老小区环境。

年轻人干社区工作,总想着把新的工作方式搬到社区来。社区开总结会,尹晓芸联系黄浦区档案馆合作,在年会中增加了送书活动,还专门借了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场地,在门口布置了大型签到板,年年参加总结会的老党员们忽然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重阳节,她没有简单地给老人送重阳糕,而是跟社区里的面馆合作,为高龄老人聚会提供重阳面。

涓涓细流,尹晓芸的心思点点滴滴汇集到一起,使得这个老旧小区变得整洁而充满活力。蒙西的居民甚至说,他们的小区比对面商品房小区还要好,为什么?居民说,看一个家好不好,不是看他房子多好,而要看最容易脏乱差的地方,蒙西小区楼道整洁温馨,垃圾分类后更加干净,当然比对面小区好了。

尹晓芸不但自己干,也善于发动群众一起干。在推进居民自治工作的过程中,她别出心裁地将社区商铺的经营户组织起来,聘请他们担任夜间巡逻志愿者。在很多地方,商铺经营户因大多是外来人员租房,社区凝聚力不足,尹晓芸通过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把商铺经营户和社区自治联系到一起,让商户们有了归属感。

尹晓芸记得,街道有一位领导曾跟她说过:一个好的居民区书记,应该是当你走到社区里的时候,有很多人跟你打招呼、聊天,关键时刻要敢于登高一呼,有很多人愿意积极响应,那样你就成功了。现在,尹晓芸走在社区里,时不时有人打招呼,时不时有人将她拦下反映问题,也说些家常里短,就像遇到了自己家的亲戚。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