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从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大比拼”中脱颖而出

上海2名思政“青椒”摘下特等奖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孔德猛

    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严宇鸣

上海2名思政“青椒”喜获特等奖!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获奖名单”中,上海9名老师从11万余名思政课教师中脱颖而出,拿下各等奖项。评审结果显示,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孔德猛、华东政法大学的严宇鸣拿下特等奖,这两位思政教师都是80后。

此外,上海4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上海市教委荣获优秀组织奖,这也是继首届展示活动以来上海再度获此奖项。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教学比赛不是“表演赛”

而是对于这个时代的责任担当

全国高校再次比拼思政课教学。其中,现场展示环节因受疫情影响分为教学实况采集和网络直播两个步骤。

据了解,选手在展示前30分钟抽到教学专题,刚刚知道具体要上什么课,就要在本地远程教室进行教学实况采集。整个展示过程随机化且强度高,非常考验理论功底和综合素质,也全面检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国高校思政课大规模在线教学所取得的经验成效。

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的孔德猛,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教轨”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在他看来,本次教学展示活动是在2021新版思政课统编教材投入使用后不久进行的,是一场全国最大规模的集体备课。本次教学展示活动采用“清讲”模式,注重教学基本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逻辑思路和语言表达要求高。

华东政法大学的严宇鸣从复旦历史学博士毕业,现为华政马院副院长,此次抽中主授“大国外交”。他说,这次能够参加全国思政教学展示并取得较好成绩,自己感觉非常幸运,也非常高兴。“这一方面得益于自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在2020年参加上海市‘青教赛’得到了诸多专家老师的教学指导,正是吸收了各位老师在前期给予我的教学意见使我有可能在教学上表现出一定特色或优势。”

“相比自己从事历史学研究的‘回头看’特点,我一直认为教学工作就是自己得以‘看未来’的可能。”严宇鸣把教学工作视为自己和未来思想交换意见的一种途径与方式。“思政教学不只是信息或简单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观念与认识的交流,是我们影响甚至塑造未来社会思想的重要手段。”

严宇鸣告诉青年报记者,对他而言,教学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党和国家赋予了思政教师特殊的责任使命,我们必须提升自身课程教学质量,更好吸引大学生,提升其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水平,这是我们的基本工作要求,也是我们对于这个时代的责任担当。”

以学促赛提质

构建思政课教学资源“中央厨房”

以学促赛,恰是上海的一剂良方。据悉,面向高职高专、本科和研究生各门思政课必修课,上海5年之中办了4次市级规模教学比武,对标对表教育部教学展示活动赛制,实现全市高校思政课教师参赛全覆盖,仅市级层面就累计表彰优秀参赛教师200余人。与此同步,上海对比赛中获奖教师进行跟踪培养、定向培养,举行获奖教师公开教学观摩会,并依托比赛、巡讲建设教学资源库,选出一批优秀教学案例,构建起思政课程“中央厨房”。

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内到课外,都有教学相长好资源。目前,全市还设立了12个市级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实施全员轮训、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教研室主任素养提升、院长培训、专题教学培训等。

课堂之外再调研,以“追随总书记的足迹”为主题,分批次组织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围绕总书记在上海以及全国考察调研的现场点开展大调研。从上海商飞到洋山深水港,各处挂牌建设一批“家门口社会实践研修基地”,为师生提供社会实践资源,形成实践基地资源库,实现全市共建共享。

“铸魂、强师、提质、厚基”。近4年来,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每年都以100人以上的数量在增加,今年增加162人。当前,上海承担教育部思政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任务,形成融合了教育部11项先行试点任务与上海思政课重点改革任务的工作方案,包括22项具体任务,其中就包括落实思政课教师津贴,确保经费保障等。

上海还正在推进思政教学“提级换代”,各校显著提升思政课质量,通过“流程再造式”改革引发格局性变化。下一步,上海还将继续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聚焦民办高校、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力。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