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双减”后的周末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我的苏河我做主”活动

这20份提案,只为让苏河更美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近20名中小学生沿着苏河沿岸步道一路考察。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儿童眼中的苏河步道到底还需要什么呢?“我”生长在苏河边,关于苏河的环境创造“我”也能出谋划策。“双减”后的周末,来自天山初级中学、长宁实验小学的学生加入了儿童考察团,成了“我的苏河我做主”苏河考察议事提案活动的主角,近20名“小小观察员”走进虹桥河滨公园附近的苏州河沿岸,还提出如设置昆虫灯、为公园驿站设置互动游戏等建设提案。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小小观察员”考察苏州河

苏州河见证了上海城市格局的变迁,上世纪80年代的苏州河是一条“黑河”,通过30年的治理以及苏河贯通,如今走在苏州河边看到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随着苏河步道贯通开放,苏州河两岸沿河景观品质明显改善,已逐渐成为休闲、健身、娱乐的市民休闲好去处。

走进虹桥河滨公园,一路漫步至苏州河边,向东走至万航渡路,近1公里的苏河沿岸步道就是苏河考察议事提案活动的路线。“小小考察员”们走在沿河步道上,看直饮水点,研究宣传屏上的内容,在步道边的长椅上坐坐,感受这份惬意。有孩子拿着手机不停拍照记录,也有孩子拿着大本子、小本子认真记笔记。

沿路有虹桥河滨公园驿站,孩子们了解了苏州河的前世今生,也知道了全流域综合治理打造“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区的过程。天山初级中学初二学生高志昕看了公园驿站后,觉得形式上可以再丰富些,“我知道黄浦江边有望江驿,苏州河边也可以设计不同风格的驿站。内容上可以有苏州河变迁史,有党在上海的发展史,也可以有居民生活史。”

高志昕住在北新泾附近,沿苏州河跑步、健身是他每周末固定打卡项目。从小他就听祖辈讲苏州河的历史,苏河贯通后,这里又成了他活动的场所,这名05后特别能体会苏州河是母亲河的感情。“所以我觉得驿站里也可以做些小型陈设展,号召周边居民捐赠老物件,让青少年更了解这段历史”。

为让苏河更美共同写提案

考察结束后,“小小观察员”围坐一起,将考察结果汇总,并填写议事提案卡。

“可以在驿站设置触摸屏,并设置连线、选择等知识答题小互动,激发儿童了解苏州河历史的积极性。”这是初二学生汤海云提出的建议。她觉得触摸互动屏更能吸引青少年来到苏河边,成为他们课外活动的好地方,为此还画了触摸屏示意图。沿路考察时,她还观察到有不少外国人在步道上慢跑,“我觉得可以在驿站资料墙上标注英文,帮助外国友人了解苏河的历史。”

学生王立尔想到,自己在绿化多的地方玩耍会被蚊虫叮咬,她的提案中建议在苏河沿岸绿化带里设置昆虫灯,“还可以用亚克力板制作苏州河沿岸出现的昆虫标本或者植被名称,成为青少年的科普场地。”为此,她还画了示意图,标注了标本、二维码等位置。

“小小观察员”提出的近20份提案几乎都有亮点,让天山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马海波很欣慰。“双减”后,学生的课外负担减少了,课余时间可进行更多社会实践,“学生除了学校生活,也可以了解社会,参与社区治理。因为家、校、社联动,这次考察也成了学生拓展视野的好机会。”在她看来,社区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供了很多平台,让学生的所思所想结合社区发展,如果提案能落地,学生也会迸发出更多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希望青少年的加入,能从儿童角度出发,对现有的设施提出自己的改造想法,为苏河步道添上更多精彩。”周家桥街道团工委表示,这是考察团第一次考察,将来希望一季度、甚至一个月能进行一次,让辖区内的中小学生都能加入社区治理。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