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现代化的全球新标杆

青年报记者 范彦萍

青年报记者 范彦萍

本报讯 在昨天下午举行的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全体大会一的嘉宾演讲环节,塞尔维亚前总统鲍里斯·塔迪奇的精彩发言博得了观众的掌声。

塔迪奇认为,邓小平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四个现代化”总目标时,世界未曾预料到中国会在21世纪重新定义“现代化”这一概念。“今天,当我们谈论中国的现代化,我们谈论的不仅是中国在各个层面迅速取得的成就,更要谈论其成为现代化的全球新标杆的现象。”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全世界沉默时,中国在发声。”

去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此举为“现代化”一词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十四五”规划提出,中国经济与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迈上新台阶。规划还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愿景。

塔迪奇表示,中国赋予了“现代化”新的内涵,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不仅在践行现代化,而且在克服西方式现代化的错误和流弊方面,走出了自己的创新之路。现代与繁荣的旧范式,正使所有人吞下其苦果,而中国以身作则,为全世界上了一课。

他认为,世界也应调整与中国的沟通,惟有勉力相向而行,才能实现互惠互利。“历史并没有终结。这句话在21世纪听来顺理成章。在当代全球性挑战面前,它也常被当作一个逻辑自洽,甚至是自我安慰的口号,但是它恰恰回避了西方现代化本身的问题。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论我们是否静默伫立在其去路上。中国没有沉默。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足以证明,当全世界沉默时,中国在发声。”

“中国正在改变现代化的本质,为了在当代世界繁荣发展,开辟一条自己的道路。中国的道路是自己开辟的,而不是因循守旧。”

“今天,若要了解中国,就要了解中国的现代化哲学。西方傲慢地认为,中国要通过竞争赶超自己。大错特错。中国正在改变现代化的本质,为了在当代世界繁荣发展,开辟一条自己的道路。中国的道路是自己开辟的,而不是因循守旧。”塔迪奇表示。

塔迪奇在发言中提出了“和谐化”这一新词。他认为,因为“现代化”一词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解读,容易引发新的误解。中国应当根据自身的成功向世界提出新的意识形态——和谐化的意识形态。

他甚至还提到了中国孔子曾提到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认为这正是我们需要“和谐化”新全球观的原因,这是兼顾可持续与世界和平,而非仅仅追求发展的先决条件。

塔迪奇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模式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一个新的选项,并且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