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4月2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首部聚焦中共二大“非虚构戏剧”《辅德里》上演

真实的历史最能打动人心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舞台剧《辅德里》艺术化再现了二大乃至建党初期的人物故事。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位于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老成都北路7弄3号)的中共二大会址,也是平民女校校址。

从一大所在地树德里到二大所在地辅德里,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百年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在风云诡谲的暗战中追寻一线光明,如何以个人牺牲乃至几代后人的无望期盼换来党章保全……记者从静安区获悉,此次静安推出非虚构戏剧《辅德里》,将完全依据史实文献,艺术化再现二大乃至建党初期的人物故事。而陈独秀后人和张人亚后人也专程赶来观看《辅德里》的演出。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一部90后向90后致敬的作品

据悉,《辅德里》由静安区委宣传部、静安文旅局出品,是首部聚焦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以中共二大会议所产生的文件为主线的非虚构戏剧。剧组确保剧中出现的文字、对白等语言,都有历史出处。例如在第12场《重逢》中,毛泽东有一句台词:“吾兄系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望速前来参与经营……”据党史专家透露,这句话出自毛泽东写给李达的一封信,“潜台词”是召唤李达速速前往解放区参加重要工作。

为什么要做“非虚构”戏剧?导演、总叙事牟森表示:“1993年王会悟去世,同一年,上海要建造南北高架,在拆迁的进程中,辅德里得以保留——历史本来就有的命运感、戏剧性,是我们编造不出来的。”青年编剧吴冰感慨万分:“我们一度考虑过虚构,但是在过程中发现,无论我们怎么去创作、去虚构,都不如历史真实来得更为感人。”

《辅德里》是第一部反映中共二大的舞台剧。剧中,陈独秀、李达、王会悟、王尽美、毛泽东、杨开慧、蔡和森、向警予与第一份党章的守护者张人亚等是主要人物。以90后为班底的青年演员均以白色服装、白色发型亮相。所有演员都一专多能,多数会弹钢琴、拉手风琴、拉小提琴乃至大提琴。

为此部戏剧作曲的李京健在上大音乐学院任教。李东表示,“这是一部90后向90后致敬的作品,是必要传达、展现年轻审美,会呈现出一部兼具主流价值与年轻审美表达的红色戏剧。”

革命领袖后人寄语当代青年

《辅德里》不仅仅是一台“好听好看好懂的文艺党课”,更是由辅德里这个红色地标形成的IP标识,展开的一系列红色文化品牌创建工程。

专程从安徽赶来的陈长璞表示:“不论是哪个领域发生的正能量事件,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表现,都是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因为戏剧的受众面比一本书的读者群更大、更广、更深。”她还认为,当代年轻人应该继承和传承老一辈的革命文化传统,坚定信仰,能够达到敢于献出自己生命的高度。“通过戏剧的表现形式,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因为过去的这些先人为了理想、为了信仰,他们连家都不顾,甚至连性命都不要了,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他们宁可牺牲自己。”

“我爷爷一直讲,你们有个二公公很早就参加革命去了。”张人亚的侄孙张建一说到张人亚为了守护党章,将装有党章等重要文件的皮箱交给父亲,从此没有第三个人知道时,格外激动,“一直到解放以后,张人亚的父亲等不到儿子回来,就把衣冠冢里的东西拿出来,交给我的爷爷。”

张建一表示,自己对《辅德里》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守护党章的故事。“我觉得这部戏的形式很好,是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我们极力赞成,而且也很感谢他们。”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