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1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二届上海“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圆满落幕

花筑梦 慧种地 美丽乡村青年绘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陈嘉音

    第二届上海“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落幕并举办作品展示推介会。 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昨天,由团市委、市农业农村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委、市青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上海农商银行杯”第二届上海“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正式落幕,优秀作品展示推介会在上海电影广场海上五号棚成功举办。广大青年投身于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的实践中,找到新的舞台。副市长彭沉雷出席活动,并为荣获优秀作品一等奖设计师代表颁奖。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陈嘉音

第二届上海“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自2020年5月启动,大赛组委会在9个涉农区申报的示范村域中,遴选出宝山区月浦镇月狮村、奉贤区南桥镇江海村、嘉定区华亭镇毛桥村、青浦区赵巷镇和睦村、松江区叶榭镇东石村和金山区作为设计基地,发布任务书。来自全国主要设计单位(公司)、院所的445个团队,约2100名青年设计师报名参赛,提交作品198个。

大赛经过专家评审会、相关镇村大众评审等环节,产生20个优秀作品、10个优胜作品和5个最佳人气奖作品。本次大赛主要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权威,院士硬核评审。大赛专家评审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常青领衔,8名全国行业知名专家对符合要求的作品,进行专业评审,提升了大赛的权威性和规范性。二是聚焦,全流程科学设计。大赛在专家技术顾问的指导下,强化顶层设计,在基地遴选上,聚焦特色示范村域优选,更有利于设计师精准规划;在大赛设置上,细分专业组和创意组,专业组主要面向成熟设计团队、创意组参赛对象不限,优化作品质量,提升评审实效。三是创新,全视角“云勘景”。受新冠疫情影响,拓展踏勘新载体,将实地踏勘转为线上“云勘景”,为外省市团队参赛创造便利条件。四是面广,跨地域参赛。来自重庆、江苏、浙江、安徽、辽宁、深圳等外省市团队报名参赛占比为23%,提交作品数占比为31%。

大赛优秀作品展示推介会以获奖作品设计师为主角,以“惊蛰、芒种、秋分、冬至”四个篇章,结合获奖代表作品设计理念,彰显了青年走进乡村、了解乡村、扎根乡村、振兴乡村的新时代担当精神。

展示会上还发布了“乡创50”上海市乡村振兴青年人才促进行动。从2021年至2025年,聚焦新型职业农民、农业新经济实践青年人才、农业科技青年人才、乡村治理青年人才、美丽乡村青年创意人才等五类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团市委、市农业农村委将每年培育50名上海市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其中优选20名上海市乡村振兴杰出青年创客。五年时间共形成含纳250人的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库和100名乡村振兴杰出青年创客,为上海乡村振兴积蓄青年力量。

[上海共青团引领之路]

引导青年往农村走、往田间走

在本次上海“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中,创意组的第一名是一位来自东南大学的95后研究生,他的名字叫石帅波。

在名为“新集体主义公社”的设计概念里,这位95后对中国历史上乡村“集体主义”精神价值与乡村社会关系进行了挖掘。

95后眼中的“集体主义”农村是什么样的?他解释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毛桥村村民们的集体认同感与归属感进一步大大增强,村民们的凝聚力也大大提高,这里展现了“集体力量”的时代更迭。因此提出“新集体主义”概念,畅想未来毛桥乡村新图景。

“青年群体特别是青年设计师群体,他们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活力正是乡村稀缺和期盼的。”评委专家表示,比赛中涌现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这两年来,上海共青团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以培育本土人才兴乡、服务在外人才返乡、动员社会人才下乡为重点,推出“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上海市青年村支书(主任)乡村振兴议事会、长三角乡村振兴青年论坛、乡村振兴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研学线路青年设计大赛等一系列项目,引导青年往农村走、往田间走,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奉献青春智慧、青春力量。

据悉,从2021年至2025年,团市委、市农业农村委还将每年培育50名上海市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其中优选20名上海市乡村振兴杰出青年创客。五年时间共形成含纳250人的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库和100名乡村振兴杰出青年创客。在乡村振兴这条路上,上海共青团越走越清晰。

他们与农村的故事

设计师 包蓓蓓

“美丽乡村的脉络不在乡村本身,而在乡村里的人。”

近年来,宝山月浦镇依托镇域特色花卉产业,打造花卉小镇。每年到了花期,月狮村都会举行花艺展,吸引了不少游客。几个月前,月浦镇月狮村成为第二届上海“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的设计基地,一拨又一拨勘探的年轻设计师,带着创意和作品,让花期外的月狮村再一次热闹起来。

包蓓蓓还记得第一次来到月狮村的场景:“挺出乎意料的,乡村宣传栏、道路设施还有村民文化活动中心,都做得挺好的。”

在乡村,有三个主体:原有的居民、外来的务工者和游客。空间只有一个。“以往,乡村建设总是容易形成某一方的偏颇,而忽视掉原有居民的感受。如果地域和文化气息消散掉了,还是原来的村庄吗?”包蓓蓓把疑问放在了设计之初。

经过两个多月的打磨,“花筑月狮,以花筑梦”主题设计诞生了。在设计中,活动中心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村民活动功能,还配套了商业和游客服务。花卉种植、花卉加工、花卉旅游三位一体的“花旅融合”将月狮村打造成了特色花卉小镇。

“美丽乡村的脉络不在乡村本身,而在乡村里的人。”她说。

青年村官 刘静静

“刚来月狮村那年,就迎面赶上了招商推介会。那段日子每天只睡三小时。”

相比于初来乍到的设计师们,上任多年的青年村官刘静静已是月狮村里的“熟面孔”。

“刚来月狮村那年,就迎面赶上了招商推介会。”她回忆道,为了做好用地梳理、产业规划、招商意向这些“硬功课”,自己咬着牙完成了所有任务。“那段日子每天只睡三小时。”刘静静苦笑着说。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她把每个地块的未来前景做成册子、版面、动画,推介给六十几家企业。

翻开刘静静的简历,你会发现这名85后从2006年至今一直奋斗在乡村。2018年,刘静静到月狮村驻村锻炼。从科技兴农产业化项目、乡村土地招商推介、乡村善治探索,她贯彻了“一个农字走到底”,成了村民掏心窝的人。

“科技兴农产业化项目、乡村土地招商推介、乡村善治探索串联起了我的乡村故事。”刘静静说,自己的工作最大的价值,就是看到月狮村正在一步一步成为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成为美丽宝山亮丽底色。而目睹这一切的她“脚下是泥土、心中有浓情”。

科技人才 顾小小

“有一次在金山乘坐小火车,还因为自己的形象过于灰头土脸,而被拦了下来。”

如何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开着拖拉机的顾小小正在上海的田间找答案。

顾小小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是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的一名农机研发人员。这是一个鲜少有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涉足的行业。稻田里、菜地里、大棚里,她累计316次下乡蹲点,足迹遍布9个涉农区23个镇39个合作社,34场科普活动、75次操作培训、数百次试验、服务农民近千人次。

她按农民的作息时间工作,随着一声鸡鸣,清晨就要起床下地,午后依然顶着炎炎烈日进大棚工作。“有一次在金山乘坐小火车,还因为自己的形象过于灰头土脸,而被拦了下来。”她笑着说道。

通过数百次的试验,她研制出适宜上海土壤特性和作业需求的农业装备16台套,推广应用面积达19500多亩。并对农机进行持续的智能化改造,搭载物联网、路径规划、视觉识别和语音识别等技术,将农机装备由1.0提升至2.0版本,用智慧农机来助力农业的现代化。

“我对农业有很深的感情。”顾小小说,她的祖辈、父辈都是农民。而她最大成就感来源于身边逐渐成型的青年团队。她组建了青年突击队公关蔬菜全程机械化技术难点,并组织志愿者活动服务郊区三农发展。在她的设想中,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甚至00后参与其中,未来可期。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