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1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将青春献给西部治沙的“2020最美大学生”刘智卓:

“板扎”!为绿水青山事业而奋斗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自2016年起刘智卓便在大漠深处开始了治沙之行。受访者供图

他是跨越2000公里在沙漠种出一片绿洲的95后,他是扶贫路上的“板扎”青年,他是“2019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还最新当选“2020最美大学生”,他也是青年报去年报道《“板扎”!一段献给治沙的青春》的主角。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刘智卓。在刘智卓看来,只要能时刻牢记青年人的责任担当,把个人的追求同国家区域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这样的青春就是最美的青春。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腾格里沙漠的坚韧“治沙人”

对很多人来说,种树的概念其实仅限于“蚂蚁森林”里,但刘智卓的世界里,那是实实在在住露天大棚、吃酸汤面片、沟通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取暖基本靠抖的“暑假日常”。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和小伙伴们顶着炎炎烈日和随时可能到来的沙尘暴,埋头制作麦草方格,以达到固定流沙的目的。

2016年,刘智卓带领着9名大一的同学从上海出发,坐了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又经过6小时的汽车颠簸,到达了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的大漠深处,开始了他们的治沙之行。

在五年的时间里,从十个人的小队开始干起,逐渐创立绿格公益团队,志愿者发展到如今近800人,招募志愿者范围也从交大拓展到全国30多所高校。这些年来,他们共制作方格十万余个,固定黄沙两千余亩,造林三千余株。“交大林”也开始在大漠扎根,成为黄沙中的绿色生机。

西部基层的苁蓉“技术员”

在多年的治沙之行中,沙区贫穷落后的面貌,深深印刻在脑海里。身为共产党员的他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让沙漠环境“好起来”,又能让沙区的乡亲“富起来”。

在不断的调研走访中,“肉苁蓉”进入他的视野。这是一种高经济附加值的寄生植物,成熟后可以作为药材出售,而肉苁蓉的寄主梭梭树,恰好具有很好的固沙作用。这样一来,就能够同时解决贫穷和荒漠化两件事。基于这些调研结果,他推广了荒漠化生态扶贫“嫁接模式”。经过努力,治沙扶贫的新模式初显成效,助力形成了肉苁蓉七千多亩,锁阳一万多亩的种植规模。

智耕洱源的“板扎”班主任

一次次的西部之行,让刘智卓和西部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对西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想为西部多做一些贡献。因此,他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加入研究生支教团,从东海之滨奔赴洱海之源,把青春激情奉献在教育扶贫一线。

根据支教地的需求,刘智卓负责教授七个班的数学、生物、普通话等课程,服务期内共教授612个课时。除此之外,还担任了班级班主任。除了抓学习,当地孩子也存在着沉迷游戏、生活习惯不良好等问题。为此,刘智卓掏钱给班级购买运动器材,带着他们一起跑步、打篮球;为了帮助他们培养多方面的兴趣,还经常会带他们用显微镜、下五子棋、学习摄影。

其间,刘智卓还通过自己的劝说,让一名濒临辍学的学生最终选择继续读下去。这件事,也让刘智卓被当地人深情地称为“板扎老师”。“板扎”一词,是洱源话,意思是“靠谱、能干”。

[对话]

扎根西部 振兴乡村

记者:从“2019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到“2020最美大学生”,荣誉的背后带给你更多的是什么?

刘智卓: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荣誉,都是对我们这一类人所做工作的肯定,我们也只是各行各业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不懈奋斗的交大师生的一个小缩影。我想,我们只要能时刻牢记青年人的责任担当,把个人的追求同国家区域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这样的青春就是最美的青春。

记者:随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未来的你还有怎样的抱负和才干要去施展?

刘智卓:无论治沙还是支教,都让我加深了对西部的认识。下一步,我还计划在做好志愿公益和扶贫工作的基础上,用公益创业的形式,让绿格模式在更多地方扎根,推动荒漠治理从“外部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转变,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