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秦岭如何带你走出心震

长篇纪实文学《走出“心震”带》浅析

白晓雨

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灾后心理援助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家秦岭创作的《走出“心震”带》早在2018年就被中宣部纳入“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属于中国科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确立的重点文学项目之一。“胸次山高水远,笔端云起风狂”。该书以我国“5.12”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天津港爆炸、盐城风灾、昆明火车站暴恐袭击等一系列重大灾难事件为背景,深度揭示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部分高等院校等心理科技工作者在灾后心理援助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和勇于探索的时代精神,叙写了成千上万心理志愿者为心理创伤人员开展心理疗伤的生动案例。

“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秦岭显然非常清醒地驾驭这一心理科学领域的难度,他巧妙地把开展心理援助的方法、步骤利用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力求达到科普的效果,并在《中国灾后心理援助的元年》《“100865‘我要爱’”减压热线》《发现心理“台风眼”效应》《“动力”在民间》《工作站与根据地》等重要章节中得到充分体现。对于枯燥的心理学学术概念、观点和核心理论,则牢牢抓住要害,化整为零,删繁就简,采取《灾后心理援助任重道远——秦岭、白岩松对话录》《中国正在形成自己的心理干预经验——秦岭、史占彪与日本专家对话录》《十年决非弹指间——秦岭、张侃对话录》等对话形式进行“软”处理,不仅突出了主题,而且增强了浓郁的思辨色彩,让读者一目了然。对于心理创伤、心理疾病、心理危机、心理援助的典型案例,作者则充分利用春秋笔法,有意打破体裁的藩篱,把随笔、散文、解说词、特写等不同体裁的优势融汇在一起,在叙事中彰显说理性和故事性,不仅有一定的观赏性和可读性,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走出“心震”带》的另一重要特点是以点带面、以面取点的谋篇布局和叙事架构。三十四个章节在叙事上彼此独立,但在内涵上又融为一体,行文虚实结合,说理纵横捭阖。在梳理灾难、灾后心理援助的脉络时,作者设立了全球、中国、集体、团队、个人等不同的视点;在讲述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心理抚慰的方法时,作者把灾后心理创伤和民众在常态生活中的心理危机结合起来,覆盖面涉及公务员、公司职员、教师、医生、军人、打工者、学生等不同群体,引导读者进入到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领域。这与其说是一次文学与心理疗伤的对接,毋宁说是读者与自己心理世界的探视、审视与对视,即便是一位心理健康的读者,执书披览,犹如身临其境,不免为人类既复杂又单纯、既坚强又脆弱、既迷离又透明的心理世界而唏嘘,而警醒,而思考。

但最终,《走出“心震”带》提供给读者的就两个字:唤醒。

《走出“心震”带》第十五章是秦岭和白岩松的“对话录”,其中有这样两句话值得深思。一句是“就像一根火柴,最关键是要把篝火点亮”。另一句是“应该让方方面面都认识到,心理援助也是一种救灾,目的是把心理创伤人员在心灵的废墟上解救出来”。这两句话,便是该书的力量所在。

作为小说家的秦岭笔锋陡转介入心理援助领域,决非偶然,汶川地震之后,他以地震灾难为背景创作的《透明的废墟》《心震》《阴阳界》等小说曾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小说集《透明的废墟》多次再版,至今畅销不衰。秦岭在一篇创作谈中认为:“小说和纪实文学创作并不矛盾,两者在观察生活层面有奇迹般的呼应力量。”我想,这也一定是《走出“心震”带》取得成功的重要秘诀。

秦岭这些年创作过大量报告文学,他关注的不是那些带有“国”字头的大项目、大事件,而是一些看似很“小”却涉及民生的“边角碎料”,比如涉及农村饮水安全的《在水一方》和即将出版的《高高的元古堆》,写水、写小村、写粮食,写心理,写扶贫,这使他的报告文学始终与地气相接。

《走出“心震”带》是一部接地气的书,因为很多人需要心理疗伤。

08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