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这位85后“激光青年”

从空荡荡的实验室走向“世界领先”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於亮红在实验室里工作。受访者供图

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实现能量大于420焦耳,重复频率为3分钟一发次,脉宽压缩至30飞秒以下,峰值功率大于10拍瓦的激光脉冲输出能力,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域领先水平!

此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在张江进行过“10拍瓦激光系统”专家自测试评审会。现场有个小伙儿尤为激动,他就是项目骨干成员和关键系统负责人——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实验室第二党支部书记於亮红。

青年报记者 郭颖

“空荡荡”实验室要挑战关键技术

今年35岁的於亮红已经是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批启动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超强超短激光装置(SULF)高能主放大器系统负责人。

2015年开始建设时,於亮红就作为现场负责人之一带领团队奔赴张江攻关关键技术,当时的实验室完全是“空荡荡”的。

而如今,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已基本建成并开始试运行。专家组认为该装置中的10拍瓦激光系统已经建成,达到并且优于该系统的验收指标要求。

这是上海光机所在超强超短激光实验研制方面继2007年实现0.89拍瓦、2013年实现2拍瓦、2016年8月实现5.4拍瓦,2017年10月实现“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等国际领先成果之后又一次取得重大突破。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让於亮红最难忘的是,2016年6月进行5PW升级时碰到了突发器件损伤。

“当时泵浦源已经达标,准备进行5PW能量放大,本以为会很顺利,但是那天下午我们排查光路时在后端光学器件发现‘小白点’,表明光学薄膜面已经损伤,大家情绪非常低落。”於亮红和同事们在实验室讨论了一下午:是冒着风险按照原计划进行放大完成任务还是暂停实验先进行器件修复?

最后讨论的结果还是暂停实验,确保器件的安全。“项目负责人李儒新院士等领导也很支持我们的决定。最终在领导的协调下,我们很快拿到返修的光学器件。经过包含高温假在内的两个月加班加点,最终在9月份完成了5PW的能量放大输出!”

创业初期“白加黑”连轴转

2008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08-2013年在光机所读博士研究生,2013年毕业留所工作,直至今日成为关键的技术骨干成员,於亮红已经把自己的青春岁月交付给了祖国的激光事业。

於亮红笑着告诉记者,当年是霍金的《时间简史》让他立志毕生探索科学的奥秘。

投身科研,不光要有理想,更需精神。作为实验室党支部书记,於亮红带领支部党员同志努力践行支部建在项目上,强光二支部成为“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攻关尖刀连”,发挥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创业”初期,5+2,白加黑,连轴转。由于远离嘉定的光机所本部,於亮红长期驻扎在张江,在初期经常一两个星期才能回家一趟与家人团聚。

2016年8月实现了国际领先的5.4PW激光输出。2017年,他和团队成员又进一步对激光装置进行优化和设计,解决了高通量激光放大与传输的技术难题之后,在10月成功实现当时国际最高峰值功率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

这些研究成果被2017年2月《科学》杂志评述文章评述为“中国科学家打破了最高激光脉冲峰值功率的世界纪录”。

2020年春节前后,SULF激光装置在性能提升阶段碰上新冠疫情。於亮红的老家是这次疫情的“中心”——湖北黄冈,家乡亲人们的安危令他揪心,但使命在身,责任在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秉承“尖刀连”的集体主义精神,将SULF激光装置的复工及攻关任务放在了首位。带领团队不怕苦不怕累,经过努力,终于找到某一指标劣化的原因,为后期的性能提升奠定了基础。

[对话]

记者:现在主要在忙什么? 未来有什么打算?

於亮红:我们现在主要在做SULF 10PW激光装置聚焦性能提升工作,以及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项目-极端光物理线站100PW激光高能主放大器的设计工作。希望未来能继续带领团队深耕超强超短激光技术,提高激光放大输出,提升激光聚焦性能,为物理学家研制更加先进的实验装置。

记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科技工作者,你如何要求自己?

於亮红:目前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事业处于关键时期,我们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与国家的战略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未来科学的竞争离不开大科学装置的竞争,如何将我们手中的装置用好,为我们国家科技创新做出更大贡献,将是我们这些人未来的努力方向。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