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8月0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出台

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照亮前方的路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陈嘉音

上海是中国少年司法的发源地。36年前,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设立中国第一个少年法庭。时至今日,上海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已从单纯的涉刑事案件的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服务,延展至有不良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的犯罪预防、困境儿童的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服务。昨日,上海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地方标准出台,那些发生在隐秘角落里的少年悲剧,将更有效地被关注、被干预、被终止。“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观念正在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的星星点灯,为其照亮人生的至暗时刻。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陈嘉音

星星点灯

给予未成年人专业与“柔和”的帮助

“杨老师,谢谢您这段时间的帮助。我明天就要回老家继续读书了,等下次来上海再回来看您!”看着眼前神采飞扬的小张,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小杨心中泛起了满满的成就感。

小张初中肄业后离开老家随姐姐到上海打工,无意间他在网上聊天时获悉买卖身份证件可以赚取差价,付诸行动的他最终因涉嫌买卖身份证件罪被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因年龄未满18周岁,人民检察院委托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安排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对其进行相对不诉考察教育。

初见小张,他沮丧茫然,完全搞不明白自己不偷不抢,就转手一些别人遗失的身份证错在何处。6个月的监督考察期间,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小杨通过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从小张的法制意识、个体压力、行为认知、不良朋辈、家庭教育等角度系统地展开个案帮教工作,最终帮助小张顺利度过考察期,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类似小张这样的触法未成年人不在少数,据司法机关统计,近年来上海年均批准逮捕涉罪未成年人200余人。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智力发展、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尚未成熟,如果在其出现罪错行为之后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地引导矫正,既是对他们的积极保护,也是对社会稳定的有力维护。

种种案例表明,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作为社会工作在少年司法领域中的运用,以社会支持系统理念为依据,通过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介入到少年司法工作中,因其相对“柔和”的手段,成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

现况调查

13年持续下降的过程中仍有瓶颈

1984年,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设立中国第一个少年法庭。多年来,上海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依托党委领导下的政府主导、共青团指导,专门司法部门和专业社会力量合作推动的工作格局,经历了试点、全面发展、体系完善三个阶段。

在上海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的指导下,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浦东中致社区平安服务社、奉贤启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松江茸城社区平安服务社多家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近千名专职、专业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在16年的一线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未成年司法社会服务实践经验,共计为3000余名如小张一般的触法未成年人提供司法社会工作服务。

数据显示,上海在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及占犯罪总人数比例上,连续13年均保持下降的趋势。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在体系完善和推进的过程中,仍有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的法律地位和身份、司法保护和社会保护合作机制的衔接、服务内容和流程的标准化等方面需要进一步专业化、法制化、规范化才能突破体系建设瓶颈。

在此背景下,由上海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上海市阳光青少年社区事务中心、上海市益扬青少年社会工作促进中心为起草单位,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为参与起草单位的地方标准《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于2019年正式启动起草工作,并于今年1月8日正式对外公示征求意见,在公示结束整合社会各方意见后于7月31日正式出台,为上海的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提供指引和规范。

司法解读

司法保护和社会保护实现有效合作联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进行强调,“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时至今日,上海的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已形成“司法一条龙”和“社会一条龙”的合作机制。为了恢复、改善、提高未成年人社会功能,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构建出“犯罪预防的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服务”“涉刑事案件的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服务”“涉民事案件的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服务”“司法程序中涉及的其他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服务”四大板块内容。

在对象的覆盖范围上,规范从固有思维中涉刑事案件的未成年人群体大幅前移覆盖有不良或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工作、未达刑责的触法违警未成年人的保护处分工作。同时还覆盖了刑事案件中的未成年被害人,未成年人证人,涉民事、行政、公益诉讼中的未成年人群体,以达到针对未成年人全覆盖的伞状保护模式。

同时通过针对上海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体系发展瓶颈做出创新设计,如以地方标准的权威确认社会工作者地位、推动建立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质量监控及评估体系、提升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者专业性和服务品质、促进社会工作者参与司法保护社会工作的岗位细化改革等,之后为上海地方的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指引及规范。

记者了解到,与规范出台相呼应的是,上海计划于2020年孵化上海未成年人司法服务中心。司法服务中心将以规范为指引,按照“一门式受理、转介”的工作思路推动形成覆盖未成年人检察、未成年人警务、未成年人审判、未成年人民事等未成年司法社会工作全过程的工作模式,推动完善上海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

团市委党组成员、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主任周建军表示,规范所呈现的不仅是上海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体系建设16年来的创新和成果,更将为完善全国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建设带来一定的示范作用。

不想再糟蹋余下的人生,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正在为你点灯。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