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7月2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历时19个月 360多个调试过程 他们在以色列交付国家激光装置

青年报记者 郭颖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本报讯 以色列的国家激光装置(NLF)是我国首台出口发达国家的高功率激光装置,对激光参数和可靠性提出了非常严格苛刻的要求。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经过6年多的攻关,于2017年底完成了该装置的验收交付。由于是现场调试总体负责,在19个月的时间里,实验室80后党支部书记张攀政在以色列工作了将近400天,最终与同事们一起交出一份完美的成绩单。

成功背后的努力和艰辛

联系到张攀政的时候,他正在外面送女儿去上英语课。女儿4周岁以前,他没能陪她度过一个生日,很长一段时间父爱的缺失至今还留有阴影。他觉得对女儿有所亏欠,所以一直努力地想弥补。

虽然2017年初完成装置技术验收,年底完成可靠性验收后,回到了上海。但是,2018年女儿还会经常说:“妈妈,爸爸来过我们家,他还回以色列的家吗?” 2019年,只要他出差,女儿就问:“爸爸,你这次出差是去以色列吗?”泪眼婆娑的小眼神里,张攀政看到的是女儿的担忧和不解,这是他欠女儿的。

但是,以色列项目的成功大大提升了我国在高功率激光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张攀政说,他的小家庭为此做出的牺牲是值得的。

张攀政200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1年从上海光机所博士毕业后便留所工作。

“激光聚变是人类目前最庞大、最复杂、超精密的超大型科学工程,也是各科技强国争相开展战略部署的制高点。”张攀政告诉青年报记者。

在装置技术验收会后的合影中,以方专家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和我方技术人员脸上的淡定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方专家的喜悦是因为装置卓越的输出性能,我方人员的淡定是因为大家深深明白项目成功背后大家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血液里的中华民族之魂

在异国他乡,爱国热情和民族荣誉感会空前高涨。这时候,总能深深体会到流淌在血液里的中华民族的魂。

“刚到以色列的时候,我们有两次被当地人认作是日本人,这件事让两个女同事泣不成声。某天,在去上班的班车上突然响起了中文歌曲,我们很多同事哭了,七尺男儿泪沾襟。”

在以色列,一边必须要守住项目合同的时间节点,一边面对的问题是不能加班。以色列的法律规定,周末必须停止一切公共生产营业活动。怎么办?只能把所有的技术沟通、计划讨论、工作安排放在休息时间,上班期间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争分夺秒地干。

最终,中国科研人员在19个月的时间跨度内误差小于两周、无任何返工、高质量地完成了360多个调试过程,按时实现了装置的验收。

在技术验收会议上,张攀政作为中方技术团队代表发言,讲述了自己在两年的装置调试过程中的感受。发言后,以色列方面的几位负责人情不自禁地给了他热情的拥抱,那是一种信任、尊重、甚至是崇拜。

“他们看到的是支撑在我们身后的祖国的强大、光机所科技力量的强大以及现场技术团队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水平和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团结协作的高尚品格。”

[对话]

记者:怎么会想到研究激光的?

张攀政:最初择业时是一种兴趣,慢慢地发现有一些不是最前沿、不能发高大上论文,但却很重要的工作需要有人认认真真地去做,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一个人。

记者:以色列项目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

张攀政:2015年10月开始赴以色列进行装置现场集成工作。印象最深的是合作过程中以方工作人员身上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曾经到以色列的荒漠里体验了一天,这个国家就是在那样一种几乎是寸草不生的自然环境中建设成一个科技发达国家和农业出口国家,当时被他们的智慧和勇气震撼了。

记者:未来有什么打算吗?

张攀政:未来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带领团队一起,实现现有的激光驱动平台的高质量运行和输出性能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研制出性能更加卓越的综合激光平台。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