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2020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1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43名人大代表联名议案呼吁上海加大AED配置力度

完善公共急救体系让上海更安全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除署名外)

    新华社 图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是与死神赛跑的救命工具,是有效抢救心脏骤停者的“救命神器”!市人大代表、杨浦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翟骏此次在人代会期间领衔提交议案,建议市人大开展专项监督,督促政府加大AED配置力度以推进《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的落地。

这份议案得到了其他42名人大代表的联名附议。“我其实就找了这些代表,我想,再找多少个都是会同意签署的吧,毕竟这事关人命。” 翟骏这样告诉记者。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关心急救

两届代表从关心院前急救到社会急救

“2019年11月高以翔猝死事件引发热议。现场如果有AED,年轻的生命极可能获救。心脏骤停者的抢救,最重要的是在最佳救治时间‘黄金4分钟’内,通过心肺复苏术(胸外按压为主)和电击除颤,使心脏恢复正常运作。”想起高以翔的猝死,翟骏至今唏嘘不已。

作为一名连任代表,翟骏在上一届人大时就十分关注急救领域,她曾提出尽快制定《上海市院前急救条例》,后被列为议案并进行了立法立项。立项以后,当年就予以了落地,市人大把“院前”和“院后”结合在一起,最终出台并于2016年11月1日正式实施《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这让翟骏很是欣慰。如今,她希望上海更进一步去推动社会急救。

她注意到,《条例》实际上已经对上海提高社会急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鼓励市民开展紧急救助,支持配置AED。该条例第42条规定:市民发现需要急救的患者,应当立即拨打“120”专线电话进行急救呼叫,可以在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人员的指导下开展紧急救助,也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开展紧急救助,为急救提供便利。鼓励具备急救技能的市民,对急危重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在配置有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急救器械的场所,经过培训的人员可以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急救器械进行紧急现场救护。同时,第43条规定,鼓励有条件的场所和单位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

她援引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的数据,中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SCD)的人数估计为54.4万人。猝死的原因多数是突发心脏病导致的心搏骤停。

“在等待救护车到来前,公众需要自己开展急救已深入人心。问题是,如果没有AED,只能使用心肺复苏术。正确的心肺复苏术能暂时代替心脏搏动使血液持续循环,向身体重要器官输送血液提供氧气,但毕竟效果有限,无法使心脏恢复正常的心率。”翟骏向记者说起AED的重要性。

然而,翟骏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上海在机场、火车站、地铁、公交枢纽、体育场馆、商业中心、学校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设置AED只有1400余台。“虽然距离2016年8月上海372台的数字有了明显的上升,但从《条例》实施近4年的时间跨度来看,上升速度和幅度十分缓慢。相比美国平均每10万人317台、日本平均每10万人235台、香港地区每10万人10台、中国台湾平均每10万人约17.4台的配置比例,相差甚远。”

呼唤配置

在倡导公众会用之前,要把这样的城市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好

翟骏介绍,除颤越早,救活的可能性越大。可以说,AED就是与死神赛跑的救命工具,是有效抢救心脏骤停者的救命神器。从国外来看,配置水平十分领先。如,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通过相关法案在公共场所安置AED并在10分钟内可获得AED;德国慕尼黑的每个地铁站都有AED设备。

因此,翟骏在议案中提出希望要加大AED的配置力度,达到国际基本水平。“有人说,这个设备要会用才行,在我看来,在倡导会用之前,是首先要有,得将之视为城市安全基础设施的高度去规划和配置,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于一些社会捐赠,而是需要政府的投入、参与和推动。”

在她看来,增设AED,普及救护知识,是建立公共急救体系的重要一环,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安全和文明发展程度。上海作为超大型现代国际化城市,人流的交汇中心,拥有众多地铁线、轨道交通站点、机场、客运车站、港口客运码头等交通枢纽以及学校、体育场馆、展览场馆、文化娱乐场所、旅馆、商场、游乐场景区等等人员密集场所,救命的急救设备的配置也要跟上国际化的水平,这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据介绍,深圳已出台《AED配置使用实施方案》,在10年内达到国际配置标准,其中在2020年完成5000台的配置量。“我希望,上海AED配置严重不足的现状也能得到改变,让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更好地得到保障。”

为此,翟骏还建议,市人大开展专题监督,研究对策方案,推进政府把AED的配置使用项目列入政府实事项目,制定明确的目标计划和方案,加大AED的设置配备,在一定年限内让上海的AED配置达到国际基本水平——每10万人100台的标准,以完善上海的公共急救体系建设,让上海更加安全、更加卓越。

翟骏告诉记者,当自己的这份议案被大会列为正式议案后,她也收到了许多一起联名支持的代表们的关注。有些代表甚至是专门打探到她的电话,跟她交流想法。一位金山区的代表也打来电话,点赞翟骏的议案。这位代表还告诉翟骏,自己本身也想提出,因受调研时间所限,没有来得及而感到遗憾。

对此,翟骏的态度很明确,是谁提出的并没太大关系,重要的是,大家一起推动,毕竟这不是“锦上添花”而更是事关人命。

记者了解到,此次大会,还有两位代表围绕AED提交了相关建议,分别是朱思欢代表的“广泛宣传和推广‘救命神器’AED使用”的建议,以及王芳代表提出的“在上海轨道交通全面布设急救设备AED和加强急救知识宣传”的建议,大家正各自努力关注并推动这生命的守护。

关于推动上海配置AED,青年报也十分关注,不仅在两会前推出“寻找AED”系列报道,也在今年上海两会会期里,就如何解决AED“硬件”稀少,“软件”更缺的问题,如何提高AED的有效使用等,问计于代表委员,将这些代表着人民的声音更广泛地予以传播。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