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2月0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音乐剧热度不减 阿云嘎看到希望

记者 陈宏

本报讯 记者 陈宏 两年前,阿云嘎在文化广场接受了青年报记者的专访,当时他还在感叹,自己“只能用其它的演出收入,来维持自己的音乐剧事业”;两年后,他已经成为当红的音乐剧演员,和郑云龙一起,出任了2020上海国际音乐剧节的形象推广大使。“音乐剧今天终于热起来了,这是很多人默默付出的结果,”昨天,他在再次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每个音乐剧演员都是一亩三分地,每个人都把这个地耕耘好,就能看到中国音乐剧希望的田野。”

阿云嘎在音乐剧圈内有个昵称叫“嘎子”,在2017年,他应邀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参演了自制剧《我的遗愿清单》,正如他没想到自己会有今天的走红局面一样,《我的遗愿清单》也没想到,竟然完成了一轮又一轮的全国巡演。他们意外的背后,是中国音乐剧市场的崛起。

“我在草原上长大,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后来我突然发现了一个把唱歌跳舞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就是音乐剧,我爱上了它。”阿云嘎感慨地说,他从演《我的遗愿清单》这部华语自制剧开始被人熟知,到后来参加《声入人心》被更多人喜欢,文化广场和上海对他意义重大,“因为文化广场和这部戏,我喜欢上了上海。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因为一部剧一个剧院一群观众……我在其它地方真的没有感受到过这种热度。”

所以,即使如今成名了,他也愿意继续给音乐剧做事,他和郑云龙这“两朵云”,一起成了形象推广大使。而为了称职,为了在音乐剧节的开幕仪式上和世界著名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演员、“游吟诗人”理查德·查雷斯特一起演唱《大教堂时代》,他努力学唱法语歌,赶飞机时都还在抽空学。

“现在音乐剧热起来了,我曾经很担忧热度能长多久,”他说,“我以前不理解‘希望的田野’这个词,现在理解非常深刻,每一个中国音乐剧人都努力,才能迎来希望的田野。”

正如他所期待,除了他演唱的引进大剧名曲,另外两位知名音乐剧演员刘岩、方书剑也分别带来了华语音乐剧展演剧目《西厢》《春上海1949》的表演片段。“曾经,有一股新生血液融入音乐剧,特别艰难,现在,有这样的新力量加入,我也特别欣慰。”阿云嘎说。

这样的感触,著名音乐剧人费元洪感同身受。8年前,他第一次做“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时,光找剧目就很困难,别人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没空”,8年后,演出商纷至沓来,主动带着剧目找上门,他戏言自己“从乙方变成了甲方”。

这样的变化,离不开两个字“热爱”和“坚持”。正是因为热爱,所以能够坚持整整8年,将“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做了下来。经过8年积累,展演季共献演了36台95场演出,2019年的两部展演作品更是荣登当年上半年票房前十。“坚持和热爱,是几乎每一个音乐剧人的心声。我们一直在前行。”费元洪说。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