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进博会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陇东剪纸瑰丽 绞胎瓷传承千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进博会外国友人叹为观止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摄影报道

    陇绣手包。

    陇东剪纸。

    河南绞胎瓷。

    东巴象形文字。

中国华夏大地,文明渊源流长。在本届进博会上,中国不同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道靓丽的中国底色,令外宾叹为观止,也在交融共享的进博会平台上,引领了东西文化的深度碰撞。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摄影报道

千岁陇绣 古拙中流露天工

华池是陕甘边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29年建立党组织,1930年建立了革命武装南梁游击队。1934年,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华池南梁创建了西北第一个陕甘边苏维埃政权南梁政府,开辟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在进博会的中国非遗板块展区,记者见到了这块中国红色土地上勤劳智慧的华池人民如何用双手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间文化。在南梁,剪纸、香包、刺绣、皮影、民间绘画、民歌、南梁说唱等民间艺术久负盛名。

华池县南梁当地的刺绣统称为陇绣,传承千年,目前已经积累了100多种刺绣方法。当地的刺绣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人物宗水红,是真正通过刺绣手艺从困难户脱贫走上致富的典型人物。她说,陇绣的特点是突出了陕甘地区人们粗犷的性格特质,色彩对比强烈,民风淳朴。通过夸张

化的描述,憨态可掬的造型,赋予作品更多的美好寓意;或怪诞抽象,或浑厚质朴,或气韵生动。

刺绣材质全部使用纯棉线。一款乌龟形状的手包绣着艳丽无比的牡丹花形,寓意吉祥富贵,长命百岁。另外一款手包则绣着动物中的“五毒”(含辟邪之意),蟾蜍嘴里吐出了十串铜钱,其寓意为十全十美。这些在中华大地上诞生的民间智慧也代表了陕甘劳动人民的美好心愿。据记者现场了解:陇绣的针法包括了掺针绣、长短绣、锁边绣、平绣、链条绣、踏针绣、纳针绣、蜘蛛绣、玫瑰绣、打结绣、缠针绣等绣法,这些绣法在时代变迁中传承至今。

最早的文物记载是陇绣之最千岁香包,粗布刺绣,香包上头镶嵌着玛瑙做的链子,是当地双塔寺出土的文物,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也就说明陇绣早在千年前就已在甘肃民间出现。

陇东剪纸 纸间神奇蕴意深厚

陇东剪纸在手法上分成染色剪纸、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正像陕甘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性格特质,剪纸作品色彩鲜艳,充满了美好的寓意。可以说,当地的剪纸艺术粗犷中不失细腻,浓艳中不失淡雅,集民间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一身,以其古朴的情韵,鲜明的特色和强烈的感染力,深受国内外学者的赞誉。

赵星萍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当地非遗文化的培训导师和进行非遗文化市场化的带头人。她的创作类型上主要集中于红色文化主题、现当代文化主题等内容,作品数以千记。

为了促进当地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非遗成为“活着”的民间文化,赵星萍引导当地贫困户参加手艺培训,每年培训人数超过500余人,带动当地的贫困户通过传统手艺脱贫致富。而通过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当地的非遗文化还在埃及等国进行了交流互动。通过进博会的平台,甘肃的非遗文化也能够站在更高的视野和格局上去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

绞胎瓷 表里如一真君子

绞胎瓷起源于唐、兴盛于宋,是众多中国瓷器中非常独特的一种,以其表里如一的纹理和不可复制的色彩变化而独树一帜。这个瓷种历经沧桑变迁,一度失传。柴战柱是河南绞胎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0多年来,以柴战柱为代表的传承人,艰难探索,以绝不放弃、永不满足的匠人精神,使这种难度极高的绞胎瓷制作技艺得以复原和发展。

记者进行现场采访时,柴战柱公务在身,已离开现场,幸遇其夫人李红霞女士仍在现场,遂听其重点介绍了河南绞胎瓷独特的艺术工艺以及柴战柱作品的文化价值。绞胎瓷其独特价值在于技艺失传千年,借由柴战柱等人之手得以复兴。绞胎瓷的纹理拥有独特之美,只有相同的器型,没有相同的纹路,因为纹理造型上的差异以及烧制工艺的差异,绞胎瓷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据李红霞女士介绍,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表里如一真君子,千年传承绞胎瓷。

东巴文字 传承千年跃然纸上

从普洱贡茶,到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再到东巴的造纸技艺,丽江的民族刺绣,丽江带来的非物质文化成果展示,也让进博会观众看到了中国多民族融合下的伟大文化复兴。

在纳西族的文化中,东巴象形文字与东巴造纸是互为关系的有机载体,均为当地的标志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巴的象形文字距今千年历史,具有很好的艺术价值。现场书写的和正文是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巴象形文字的代表性传承人。而书写东巴文字的载体东巴造纸,取自丽江海拔3000米以上的一种天然植物的树皮,是用传统古法保存至今的造纸工艺。

丽江白沙锦绣艺术院院长陈智负责这次丽江非遗文化的组团参展工作,该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促进和保护丽江的传统民族文化。陈智说起这次参加进博会最大的感受就是趁兴而来,满意而归。从丽江非遗文化的传播而言,借助这样的平台,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来宾,不但促进了双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在现场达成了文化产品的交易。陈智说道:“来到展台的外国嘉宾叹为观止,他们想象不到在如此发达的时代,竟然能看到保存完好的拥有千年文化历史的东巴象形文字。”

几日来,在进博会现场,许多东巴象形文字的爱好者慕名而来,购买和预定定制化的艺术作品。对非遗文化而言,经济是撬动发展的供需杠杆,只有非遗传承人拥有足够的生存空间,才能更好地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通过市场手段,通过交易得以培育传承保护的资金以及丰厚的文化土壤。经济促进和文化传播是两种相辅相成的手段,缺一不可。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