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阿龙·切哈诺沃:依旧相信人文的美好与灵感

见习记者 陈泳均

本报讯 见习记者 陈泳均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博士的真实身份竟然是外科医生?他在接受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年科学家要敢于质疑权威,并且要保持对科研的兴趣。

在谈到中西青年科学家差异的时候,阿龙·切哈诺沃博士既表扬了中国科学家的优点,也提出了建议。“中国的年轻科学家的优点在于十分谦虚并且善于从导师身上学习优点,而西方的青年科学家更敢于挑战权威。当他们无法认同导师的观点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与导师辩论。”他将双手前后交替,表达激烈争执的状态。随后又提出了建议,“拥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更有利于科研的进一步探索。”阿龙·切哈诺沃博士在采访中反复提及“兴趣”一词。

“虽然我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其实我是个外科医生。化学其实只是我的兴趣,是我自学的内容。”他顿了顿,补充道:“我甚至都没有化学专业学位。我认为生活处处是化学,观察、研究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也是学化学的方式之一。”他强调,把兴趣和科研结合在一起,可以激发做科研的热情。他表示,正是因为对做研究的兴趣,让他选择读博士继续深造。他坦言,从生物学到化学的跨界有一定的挑战。“但我认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做研究总会遇到问题,关键是要有做科研的思维。”

事实上,阿龙·切哈诺沃博士能够获得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与兴趣也密不可分。他先到军队服役了3年,其间成为了一名军医。退役后,他转业到医院成了一名外科医生。几年后,出于对科学研究的热爱,他到了以色列海法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随后因与两位科学家共同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分享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简单来说,就是人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垃圾处理’的过程。”

阿龙·切哈诺沃还是个人文主义者,“机器人永远只是工具,人脑是无可取代的。机器人并不在乎自己多聪明、多漂亮,因为人类在制造机器人时,肯定按照比自身略低级一点的标准来设计。”

“我不想自己的生活中都是机器人,我依旧相信人文的美好与灵感。”他表示,“机器人会下象棋却写不出歌,机器人会写本书却产生不出独一无二的文化。纷呈多元的人文,是最宝贵的财富,是属于人类独一无二的才能,更是不同人种间碰撞出的精粹。从音乐、美术、设计到感知,机器人都无法比拟。

“中国的学生特别遵循规律,很乖很听话;以色列的学生完全没有规则,想怎样都可以,时时挑战老师,两个群体中和下,就是最棒的选择!”他最后寄语年轻人,“服从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做事,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收获!”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