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那门全网都在“求资源”的课,本报记者去听了一堂

明辨“似是而非”应始于大学校园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上课时间,教室里座无虚席,连后排空地、窗外都站满了学子。

    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摄

被网友戏称为“我坐在了高高的柠檬山上”并全网都在求资源的复旦通识教育选修课《似是而非》,前晚6点半进入第六周的开课时间。青年报记者终于成功进入教室,在100分钟的时间内见识“伪科学”是如何被层层揭开外衣的。

“没想成为‘网红’,但的确也期待更多大学开出这样的课,用科学减少谬误应该起始于大学校园。”楼红卫这样告诉记者。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在现场 30多人全程站着听课

这门由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楼红卫组织开设、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大儒命名的课程,在既定的17个专题里将集结文、理、工、医11个院系12位教授,并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为教学目的,本学期开设其中的14讲。

如今,这门通识课已经火了。昨晚,在距第六次开课还有5分钟时,授课老师已经就位,正在调试话筒和PPT的播放。此时,258人座位的教室前排,被两名女生在角落里捷足先登加了两个座,教室后排空地早已遍插“蜡烛”,30多名学生将有限的空间填得满满当当。

教室外,还有10多名学生纷纷“抢滩”侧窗、后排门等既能蹭看又能蹭听的有利位置,“一座难求”实为非虚。

课堂铃响,开始上课。第六周的授课轮到的是复旦物理系盛卫东教授,他原定的题目是“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手机辐射有危害吗”。在备课过程中,考虑到仅仅谈辐射问题讨论面太窄,他又增加了不少内容,提醒学生要警惕现代社会中反科学、反技术的行为。

当他说出意图时,教室里稍有哗然。盛卫东调侃:“是吧?我把你们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了,一个物理系教授是有什么底气来说这样的题?”引来全场笑声。

话锋一转,盛卫东正色说,其实任何一门学科,它的方法论都是一样的,这是他也是此次联合授课教授们共同的认知。因此,他希望学生们能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纵然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会参与到各种似是而非,但要做的是明辨是非。”

从早年的“磁化水骗局”开始,到一度声势浩大的美国反疫苗浪潮,对手机辐射有害问题的宣扬等,盛卫东环环相扣,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受益者是谁,洞悉了受益方就不难理解背后的推手。

既有科学数据,又有逻辑线的引导,是不少同学的听课感受。对了,当晚两节连上的课间并没有休息,加上课间,全程100分钟。除了教室外有个别旁听的学生是提早撤了的,那30名站在教室最后的学生也就这样站着听完了全程。课后,七八名学生还继续围绕着老师……

论情怀 能达到20%的目标也值得

早在一年前的7月,楼红卫转发了一篇《美国大学开了一门课,名字叫“抵制狗屁”》的文章,觉得这个想法好,并当即提议:“我们也去张罗张罗?”

在这门由华盛顿大学开设的“大数据时代抵制狗屁课程”中,“狗屁”指的就是那些公然罔顾事实和逻辑的语言、统计数据、图表以及其他呈现方式,它们的目的是让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并且让人难以抗拒。

受国外同行开设类似课程的触动,几个志同道合的教授开始了这门课程的筹备工作,课程将由各学科多专家合作开设,首次开课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医学、文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

最终,呈现在如今课程大纲上的有,楼红卫讲授“用简单数学发现谬误”;哲学系郝兆宽讲授“关于悖论的种种误解”;计算机系陈翌佳讲授“比特币——技术革新还是庞氏骗局”;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郭永秉讲授“汉字是象形文字吗”“上古大一统世系可信吗”;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大儒教授讲授“基因能够算命吗”“血型与性格有关系吗?”生命科学学院薛磊讲授“你的眼睛背叛你的‘心’”等17个专题。

在四五个候选名称中,选定了由卢大儒教授给出的课程名称《似是而非》。虽显温和,但直中要义——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楼红卫说,太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甚至于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于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时常会有错误的认知,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尤其是当他们面对本专业之外的一些争议时。因此,《似是而非》课程则是希望针对这一现象,由不同学科的专家提供一些事例、一些思考方式。

“与我们的期望相比,《似是而非》课程能够达到的效果可能会有很大的落差,但若能达到哪怕20%的目标,也是值得的。”在《似是而非》开课之初,楼红卫也曾这样写下。

▶▶对话

如何防止成为“水课”将成为永远的课题

记者:能谈谈短时间内就造就“网红课”的感受吗?会满足网友们的期待开出在线课程吗?

楼红卫:至少在这两天之前,我个人是不太有这个打算。要做成标准网课,还应该更细致更成熟,把内容做得滴水不漏对吧?

坦率说,我们是不想成为“网红”的,就这课现在接受采访其实也还不够成熟。但是从这个课程来讲,目的还是希望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精神,其本身倒需要一定的关注度。关注以后倒不是说为了课程,而是希望别的大学如果认同这是一件好事,那么大家就一起来做,对伪科学辨识能力就能更高一点。用科学减少谬误应该起始于大学校园。

记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是不是对大学生而言特别重要?

楼红卫:大学生毕业后,也是“社会人”了,他们不仅应该具备用科学和逻辑的眼光,分辨身边世界的能力,也应该对世界产生更积极的影响,而不是仍然带着对科学谬误的深信不疑。

因此,我们希望从不同专业的角度,通过对许多似而非的伪科学观点加以分析批判,让学生们通过课程的学习,对于常见的伪科学论调有基本的辨识能力。

记者:我们采访了一些听课学生,大家觉得似乎要学的以及真正学到的并不是一些具象的知识点,也似乎容易被理解为“水课”,这一点如何防范?

楼红卫:防止《似是而非》成为“水课”,将是一个永远的课题。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似是而非”课程加强了对课程论文的重视程度。这门仅有两个学分的课程,将安排三位常规助教以及十几位来自不同专业的研究生组成助教组。助教组的工作绝大部分是围绕帮助学生写出合格的课程论文。如何写作(课程论文)本身是一件大学值得重视的事。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