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都市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上海市民文化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大赛决赛举行

看当今青少年如何解读“岁时节气”

青年报记者 郦亮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描写的是哪个节日的情景? 古代“春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一个节气?“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出自谁的作品? 记录清代上海风俗的《沪城岁时衢歌》中提到的“草子头”是什么? 这些很多成年人都答不上来的问题,却难不倒现在的孩子们。2019年上海市民文化节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大赛决赛昨天在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产生了100名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达人。

本次大赛由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指导,嘉定区人民政府、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大赛自六月份启动以来,吸引了5万余名青少年热情参赛。活动期间,嘉定区图书馆等开展了相关主题讲座、互动体验等,引领青少年了解并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这个青少年传统知识大赛,紧扣“传统知识”这个主题。那么什么是传统知识呢? 首先就是节气。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人的智慧,它不仅是农耕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指南,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时序的敬畏。无论是“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还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本次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大赛以“岁时节令”为主题,以描写节气节令、时间的诗词、民俗为主要内容,云集了薛理勇、郑祖安、陈勤健、周圣伟、方笑一、杨焄等专家学者,为青少年量身打造了贴近生活、活泼有趣的传统文化知识赛题。

应该说这些传统知识的题目都是很有难度的。但参赛的青少年体现了极高的传统文化素养。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进入决赛的共有200个孩子,这些孩子分别来自上海近130所中小学,中10岁以下选手约占45%,10岁及以上选手约占55%。年龄最大的18岁,年龄最小的7岁。据了解,有一位来自上外嘉定外国语学校的选手,她是一名古诗词热爱者,不仅在一些诗词大赛中屡屡获奖,平时还创作诗词,十分热爱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参与赛事的评委感慨道,以前,喜爱传统文化的似乎都是老一辈群体,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传统文化,亲近传统文化,并且都有很深厚的积累,让人感到非常欣慰。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