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9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港的第一批大学生成了第一代临港家长

“我的人生与临港一同起跑”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陈嘉音

    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常鑫

2007年夏天,上海海事大学为临港校区第一批入住的大学生栽下一片绿化林,十二年过去了,曾经的树苗早已成荫。作为临港第一拨团干部,海事大学团委书记梁亮也成为了第一批居民和第一代临港家长,他的孩子更是临港第一个注册户口的新生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海事大学的校园里,梁亮分享了他在临港奋斗的点点滴滴。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陈嘉音

初见印象:

如同新生婴儿 陪伴临港一起成长

“我毕业于这所学校,后来留校任教,当时遇到学校搬迁,所以2005年第一次来到了临港新城。”梁亮回忆起了第一次来到临港的场景,那时临港新城S2还没修通,也没有轨道交通。他和几位老师从市区发车过来,开了整整两个半小时。当时还没看到海事大学,只见车开到一条叫“大泥公路”的路上,周围没有什么人,而且当天下着雨,地上全是泥巴。梁亮便和同事打趣道:“大泥公路真是名副其实。”

走下溅满泥巴的校车,梁亮便开始环视四周,校园内也是一片工地,工地之外就全是荒地。“当时的第一印象是挺荒凉的,当时的滴水湖也还在建设中,没有现在的规模。但是这边生态特别好的,各种水鸟、螃蟹,我甚至还见到过野鸡和野兔。”

2007年,随着海事大学第一批学生入住。因为值班的缘故,梁亮常常住在临港。海事大学的学生是第一批来临港的,当时大约有四五千人。由于学生众多,时不时会有突发疾病或受伤的事件发生。

梁亮值班期间遇到有学生突然生病,他会马上将学生送到最近的惠南镇中心医院,有时甚至要忙到半夜。“当时叫救护车也很不方便,来回也得将近一个小时。”为了节约时间,学校车队常备两辆车,一直驻守在临港,守护着学生。

2008年,梁亮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孩子一出生,他们就举家搬迁到了临港,成为了临港较早的一批“土著居民”。在给孩子办户口时,临港派出所的户籍警特意告诉梁亮,这是他手上办得第一个临港注册户口的新生儿。得知此事,梁亮顿时特别感动。

“所以我们也很幸运跟临港一起成长起来。”梁亮说。

扎根校园:

扬起风帆远航 为学生创造成长环境

除了第一课堂的学习以外,梁亮力求为学生的课余时间创造各种学术、科研、竞赛、兴趣培养的环境。“当时学校刚搬到临港,外面基本都是工地和荒地,学生们在校园外活动容易出事。所以我们就尽量丰富校园的活动,将他们吸引住。”

谈起海事大学的帆船队,梁亮颇有些自豪地介绍道,上海海事大学素有帆船远航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该校师生驾驶无动力帆船出海,不仅多次从上海成功航行至普陀山、青岛、厦门等地,还曾于1987年成功远航日本大阪。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上海海事大学“天鹰号”远洋训练帆船在“环中国海帆船拉力赛”中,从上海出发,北上大连,继而南下抵达终点香港,并夺得赛事亚军,创下了中国高校帆船运动多个“第一”的记录。

“去年的司南杯,学校的帆船队又获得了冠军。临港的地理环境不正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吗?”梁亮说。除了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和比赛,他们还安排校园食堂直播世界杯,每天晚上都聚集了一大批年轻球迷,梁亮就在学生中间一起看球聊天。

在梁亮的日程本里,都是密密麻麻的工作安排。在如今的海事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穿着各色学院服的学生们提着成捆的新书,还有不少正在踢着正步的大一新生。梁亮说,他现在每天还要到校园的巡视检查,以免各类学生活动有突发状况。

随着建设的发展,现在的临港新片区有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曾经,从海事大学毕业的学生遍布世界的各大港口,如今,更有不少学生和他一样,将青春奉献给临港新片区。看着这些变化,梁亮觉得成就感满满。

生活感悟

离市区有点远 但临港离世界很近

2012年10月26日,临港新城第六人民医院建成并开业试运行。对于梁亮一家来说,是一个幸福感倍增的大事件。

“以前在临港,最担心的就是小孩生病。小孩子经常容易生病,高烧一烧就烧到40摄氏度。一旦发烧,我们的神经就高度紧张,总是时刻准备着去医院。”梁亮回忆道。

当时离家最近的医院是东方儿童医学中心,开车要一个多小时。夫妻两人会先把孩子抱到车里,再驱车开到医院边上。“万一烧得高就去挂急诊,烧得不高,一家人就在车里睡一觉,这种情况经常出现。”

现在,家门口开了六院,梁亮表示自己更方便了,也更“淡定”了。“现在万一小孩生病,我们很淡定,把孩子放在家里再睡会儿。如果不退烧,我们再去医院。因为医院里面几乎就没人排队,医生护士的态度也很好。”

梁亮说,临港的大变迁,不管是住宿、交通、医疗和教育上的发展都是能看得见的。如今的临港,不但有三级甲等医院,还有港城新天地这样的商圈,更有海洋公园、天文台、中国航海博物馆这样的休闲场所。在梁亮的小区里,还住着不少在临港高科技企业和外企工作的外国人,大家一起生活在临港,彼此关系都很好,有一种生活在欧洲发达国家小城镇的感觉。

在采访的最后,梁亮看着图书馆对面的绿化林说:“经过了十多年的岁月,当年的树苗都长大了,临港也已经大变样。它是一个离市区有点远,离世界有点近的地方。”新片区的成立也吸引了更多的建设者和学生来到临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梁亮为代表的临港奋斗者也将继续见证新片区的发展和腾飞。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