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人物

上一版   

 

2019年07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传统中渗入现代

评话新生代的“平凡之路”

青年报记者 郦亮 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摄

评弹艺术要传承与发展,起码在内容上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所以无论是《王者荣耀》还是《明朝那些事儿》,这些所谓的网红产品,陈超在进行评弹创作时从来都不会拒绝。这位上海评弹团“90后”演员一直在为寻找新时代评弹所应有的样子而努力。青年报记者日前走进了陈超的说书人的世界。

青年报记者 郦亮 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摄

与时俱进

把《王者荣耀》加进评话中 

陈超大概是第一个将在评话中说网络游戏《王者荣耀》的人。场景通常是这样的:陈超着长衫、穿黑布鞋地站在台上,醒木一拍,折扇一挥,用苏州话问台下的孩子,“玩过《王者荣耀》没有?”孩子见这样一个外表传统的说书人,张口竟会来这么一出,顿时备感亲切。陈超见时机已经成熟,便说“其实评话中说的很多英雄人物,在《王者荣耀》里都出现过。比如‘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便开始了他的表演。

作为上海评弹团的优秀青年演员,陈超经常会去学校向孩子们普及评弹艺术,这一招他是屡试不爽。当然,这也出于陈超多年的思考。这其实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紧迫的问题——新时代的评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其实从2014年陈超进入上海评弹团他就一直在想这样的问题。陈超生于1994年,他最擅长的评话是《英烈》,那是他从评弹艺术家周强老师那里传承而来的。让陈超感到十分不解的是,《英烈》讲的是朱元璋率一众将领打天下的事,朱元璋本是此书的灵魂人物,但是《英烈》里讲得却很少,恐怕是因为“避讳”的缘故。于是陈超决意说说朱元璋的故事,他以历史学家吴晗的《朱元璋传》和网红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为蓝本,说得朱元璋新意迭出,妙趣横生,获得了无论是老听客还是新听客的一致肯定。

陈超对青年报记者说,在谈论新时代新评弹的样子的时候,其实就是要谈论当今听众的审美口味。现在的听众与过去的听众有很多不同,他们有着新的诉求,所以评弹艺术也应该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在说《三国》的时候,陈超就融入很多自己新的理解。比如“空城计”一出,以往的评话里将诸葛亮说成是一个神,他一弹琴,司马懿就吓得连忙逃跑。可是看了热剧《军师联盟》后,陈超觉得根本不应该是诸葛亮吓退司马懿,而是司马懿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故意放诸葛亮一马。“如果还将诸葛亮说成神,观众会信吗? 就连我们自己都不信。所以评弹也应该符合时代。”

稀有物种

音域太窄“说的比唱的好”

这种使命感是陈超成为一名职业的说书人之后才有的,当年早上5点收听奶奶家中收音机里单田芳的《隋唐演义》时他可并没有这样想过。生于苏州的陈超,成长于一个评弹听众之家。家里很多人都是评弹迷,尤以奶奶最为痴迷。早上她听的是评书,晚上就听评弹。从小陈超耳朵里就浸满了弹词和评话。陈超还记得小时候听评弹艺术家徐惠新说《秋海棠》,说到男主人公脸上被划了十字时自己泪流满面的情景。

对评弹艺术的耳濡目染,使得陈超在2009年初中毕业后报考苏州评弹学校也就成为了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因为他可以说一口标准的苏州话,这种可贵的天赋让老师们眼睛为之一亮。可是当评弹演员,仅凭一腔热情显然是不够的。陈超很快发现自己的音域太窄,高音尤其够呛,唱弹词时经常唱破了嗓。这对评弹演员来说简直是致命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超在学校里演了蒋月泉的《庵堂认母》。这部作品虽为弹词,是要唱的,但也有很多说的成分。老师就觉得陈超说得特别好,并且给出了“只要一说什么都好,只要一唱什么都不好”的评价。并且建议陈超去说评话。当时苏州评弹学校设有评话班,也就这样学了三年弹词的陈超进了评话班,走上了作为一个评话演员的道路。

评话演员是评弹艺术的“稀缺品”。评弹分为评话(大书)和弹词(小书),两者用的都是苏州话,弹词既说又唱,评话只说不唱。由于历史的原因,评话演员比弹词演员要少得多。上海评弹团有青年演员三十多人,其中评话演员只有6人,陈超是其中最年轻的之一。陈超告诉青年报记者,评话演员多为男演员,现在男性学评弹的都很少,更不要说年轻的评话演员了,目前苏浙沪的评话演员不会超过100人。

陈超那份强烈的传承评弹艺术的使命感也就源于这个稀缺性,似乎像他这样的年轻一代再不奋起,有所创新有所作为,那评话真的是不会有出路的,以后真的不会再有说书人了。

传承发展

用创新激发评弹生命力

现在陈超每天坚持说书两小时,他说站在台上说书十分享受,特别自豪,但也有一种紧迫感。陈超有时会参加一些同学聚会,大家都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饭桌上说的却是普通话,有时陈超说一些“老派”的苏州话,同学竟然都会听不懂。这些“90后”的苏州人都远离苏州话了,更不要说他们的孩子了。评弹艺术的土壤正在稀释单薄,这是陈超备感苦恼的事情,一个语言的艺术,如果丧失了语言的环境,那又谈什么传承与发展呢?

所以陈超努力地坚守着。陈超告诉青年报记者,评弹应该说是目前曲艺之中受众比较少的剧种了,市场的狭小让他即便是天天演出,一个月的收入也就是7000元左右。这对他一个苏州到上海闯生活的演员来说是有一点捉襟见肘的。因为即便与人合租,一个月的房费也要2600元。有一些同学转行了,彻底离开了评弹,但是陈超并没有想过离开,他一直想,如果像他这样的年轻人都走了,那评弹该怎么办?

陈超努力地提高自己。今年1月他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毕业,拿到了本科学历。从2015年至今,陈超先后获得苏浙沪青年评弹大奖赛新人奖入选奖,长三角地区中青年戏曲演员武艺展示活动“优秀选手”称号等。在才艺上获得了充分的肯定,这也坚定了陈超坚守下去,不断发展评弹艺术的决心。

要传承和发展评弹艺术,陈超觉得除了演员自己的创新之外,还需要将青年人吸引到剧场中来,培养下一代的评弹听众。评弹现在是听众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剧种,陈超有时站在台上,看到台下一片白发苍苍,年轻听众都不到五分之一。听众老了,演员即使再拼命,剧种也是没有什么希望的。陈超所想的是,如何利用新媒体来传播评弹艺术。陈超见过一些京剧演员将京剧和时尚相结合做成短视频,获得了超高的点击量,评弹当然也可以这么做。陈超觉得,只要能焕发评弹艺术的生命力,怎么结合现代技术都不过分。

 

 

青年报